地震海嘯的天災,把日本弄得滿目瘡痍,接連的核事故,更擊響了日本食品的安全警號,連帶香港的日式食肆,生意額也受到嚴重影響。
在香港吃頓日式料理,一般都難以算得上便宜,以高價的日本食材做飯的,也不常見。對於香港人來說,日本食品大多是偶爾一嚐的種類,如果以這個進食頻率來算,除非他們的出產是給幅射廢水泡過,否則也很難說得上高危。
聰明的香港人其實深明此理,只是風頭火勢下,難免會節制一點。事隔至今,各日式食肆也逐漸回復往日模樣。
這間名叫《山頭火》的日式拉麵店,在日本已經甚具名氣,店內還標榜百分百遵循日本配方製作,保證顧客能夠品嚐到元祖的風味。他們在香港駐店也不是新鮮事,我這次光顧的是位於尖沙咀 isquare 的分店,店內裝潢充滿濃厚的日本風情,如果沒有會說廣東話的店員,你或者會對這裏是否還是尖沙咀而有點混淆。
或者和北海道有點關聯,他們的湯底仍舊是豬骨系。他們的拉麵分大中小,我選的是個中的鹽味拉麵和一客煎餃子。
所謂的鹽味拉麵,是在豬骨湯的基礎上,調理出來的鹽味風格。雖然湯底屬豬骨系,但並不感覺到湯底的膠質,反而湯裏卻束縛著豐富的味覺,甚至有點類似海鮮的元素,相信湯底是由適當的豬骨比例下和多種素材熬成。雖然他並不像《玄拉麵》那種縱向放射型的味覺風格,但在充實和複雜的體質下亦不失細緻,加上蒜油香味的帶領,到礦物味的尾調變化,都豐富了湯底的層次,而且湯底內還有一粒細少的酸梅,和濃郁的湯底演繹出一點點有趣的平衡。
日式叉燒的份量雖然少,但和湯底的味道配合得非常好,麵條亦不是一般港產日式拉麵的素質,和湯底也有很好的呼應,的確叫人欣賞。
至於日式煎餃子方面,皮薄、餡鮮和合宜的處理,在日式餃子的範疇上是無話可說,但若論煎餃的類別,我還是比較鍾情於餃皮較厚的北方鍋貼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