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小館,屬利苑飲食集團成員,走的是小餐館的路線。座落於銅鑼灣時代廣場,是間雅緻時尚的店子。我挺喜歡這種形式的館子,如果是大酒樓,縱只是一盅兩件,獨個兒是較難發動起來。相反如果是小型館子,對我來說,總較容易對號入座。
那天來到他們的店子,是週末的下午稍後。呈現半滿狀態的店子,沒演變成輪候的情況。甫坐下,便有服務員來倒茶,還禮貌地遞上點餐紙一張。小小的一張紙片,並列著林林總總的出品,而且還標明價錢。除了廣式點心外,川滬菜也有不少。某些還標上星號作記,以示精心出品。
既然人家對其出品有信心,我亦不會吝惜自己的味覺。於是我在三項附有星形標記的食品上加上剔號,那分別是四川擔擔麵、小籠包,還有蛋白杏仁茶。
先來的是四川擔擔麵,或者是有點餓的關係,我有點急不及待地嘗了一口麵。辣味在先,麻醬香味隱在後頭,有別於坊間的一貫口味。但湯汁的鮮在微辣的帶動下而激活,似有還無的麻醬香味,以餘韻的狀態呈現,鹹鮮嫩的肉碎在質感和味覺上築成一個提昇點,展現出精巧細緻的味覺格局。可惜麵條的表現卻有點瑕疵,麵條那微帶黏稠的質感,在細緻的味覺上凸顯出一點協調上的落差。有點像歌手在重要的時刻走音般。
接著是小籠包,北方人稱呼它作小籠饅頭,因為最初它的確是饅頭來。然而當外皮由發酵麵團變成非發酵麵團後,小籠包亦由充饑的美食變成精細的點心了,而南翔派亦成為了小籠包的典範。香港雖然以廣東人為主,但要找到難吃的小籠包也非易事。掛得起京川滬的招牌,一般都不會走樣,細微的差異是有的,但要超越小籠包那近乎完美的基本結構,本身就存在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所以小籠包的美味就是小籠包的美味,而這裏亦可以將這種典範給呈現出來,如麵皮的質感能夠再挺一點就更好了。但值得留意的是那小碟鎮江醋,口味清新適口,而且酸甜得宜,如果不是用來蘸小籠包,真的有一飲而盡的衝動。
最後的是蛋白杏仁茶,當服務員把這小盅的蓋子打開時,杏仁的香氣便透出來。淺嚐一口,細滑凝香,如絲絹般的感受令人深深感動。牛奶的滑,杏仁的香,蛋白的柔嫩質感,三者配合得天衣無縫。在輕甜主導的盡頭下,是屬於杏仁的微苦和點滴的單寧,口味立體而更具層次,呈現出高貴精雅的氣質,美得令人說不出話來。
綜合來說,這裏的出品都呈現出精巧細緻的風格。雖然裏頭仍有微調的空間,但欣賞度已經非常高,尤其是那道蛋白杏仁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