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金融業為主的城市,在往後的十多廿年,我都看不見香港存在什麼元素能令其擺脫這種生存方式。正因如此,香港就好像一塊吸錢的大海綿般,四方八面的錢都會湧進來,所以香港這丁點土地才有能力承托著如此驚人的土地價格。
香港的舖租昂貴是世界公認的,除此之外經營成本亦不輕。這是個極不利個體户經營的環境,所以南記的分店愈開愈多,而謝記卻消失於舊大街之中。
美而廉的命運和謝記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他退走旺角後在大角咀東山再起。第一次到美而廉是因為朋友的引領,那是剛踏足社會後不久的事,對於基層的我來說,這裏的食品並不屬於我心目中的廉宜。他們以鐵板扒類為主打,路向和金鳳一樣。雖然那個時期已經有不少港人享受著經濟起飛的成果,但在一般民生而言,能夠大口地吃肉也是一種奢侈事,然而一份堆滿鐵板上的肉扒餐,都只是幾十塊的價錢,美而廉這個名字其實也不是白叫的。
年輕時舌頭未開光,我和一般人一樣都喜歡抵食夾大件的類型,而美式雜扒正好滿足我的要求,雞翼、腸仔、豬扒、牛扒,一應俱全,豐富的感覺足夠填滿小小的心靈。今日重臨舊地,雖然已經是大角咀的新店,但我仍然希望能夠尋回往日的味道,所以我還是點了一份美式雜扒。
和從前的鐵板扒餐一樣,餐包和餐湯仍是不可或缺的前奏。這裏的餐包以牛油多士的姿態呈現,感覺整齊良好。
至於餐湯,紅湯和白湯仍是港式西餐的基本選擇,那天我選了俗稱紅湯的羅宋湯。這種源於俄國的什菜湯,來到香港已經给本土化成我們熟悉的樣貌。雖然一般餐廳出品的羅宋湯都大致相同,但調味上仍是有分別的,這裏就顯得比較温和,味道雖然大路,但也算得上適口。
主角的鐵板美式什扒終於出場,拿起餐巾架在胸前,讓侍應在熱騰騰的鐵板上澆上醬汁是吃鐵板扒餐的神聖儀式。禮拜過後我便拿起刀叉開動,那種如棉花般的軟綿肉質,是鬆肉粉帶來的效果。整體味道由醬汁帶領,肉的味道基本上由調味勾勒出來。雖然如此,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失敗,味道均勻適口,吃得過癮痛快,正是這類扒房的賣點。當你踏進他們的大門時,想買的也是這種味道和回憶,如果你還是要挑剔,就有點雞蛋裏挑骨頭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