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悠閒的週末為了服侍老細因而變得繁忙起來,奔波過後已經是午後的時段了。雖然算不上勞碌,但覓食的興緻就消散殆盡了。碰巧在這個時候給我遇到一間新開的麵店,由於門面甚有瞄頭,於是便踏進他們的店子,既是嘗新,也作療饑,何樂而不為。
這間名叫友麵館的店子站立在繁忙的軒尼詩道,他們以真材實料的牛骨湯底,再配以港式車仔麵的形式來作招徠。除了車仔麵類,還有鹵水、麻辣之類的小吃供應。當中一道招牌大碗麵甚有大雜麵的影子。
通常在車仔麵檔中的大雜麵,都是配料最豐富的。而這裏亦不例外,除了豐富之外,食料亦有點破格。當中的蝦丸和墨魚丸雖然是經常出現在火鍋店的食料,但用料和宣稱「手打」的製作方式,比一般車仔麵檔的用料明顯細緻很多。當中的西洋菜餃和韭菜餃也有很好的表現,雖然沒有北方大媽手造的家常味,但也香鮮適口。半隻鹵蛋不過不失。而牛腩則是廣東柱候風味。標榜不加味精的牛骨湯未見突出,但勝在口味調和不造作,比起一般以調味料先行的湯底更感誠意,而且配上油麵也不失禮,加上韭菜、芽菜的香味和質感,在整體性和精緻度來說,是一般車仔麵檔中少見的,頗叫人欣賞。
車仔麵源於清貧年代的廉價街敗麵食,這種獨特的港式飲食文化,令到今天已經上舖的車仔麵店仍然脫不掉街頭小吃的影子。這雖然是一種文化傳承,但過分拘泥便難言長進。好像友麵館這樣稍加變通,利同火鍋材料來重置車仔麵的格調和味道,這既能增值,也顯出其聰明機智。回想往日,香港人能夠從清貧的生活走到現今的富有成功,也因為這點聰明和機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