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說(五)
吊頸嶺?調景嶺?
位於九龍東部,鯉魚門附近的一個臨海,被稱為調景嶺的地區,一直以來都有著濃厚的台灣味。但經過政府在此區進行的新規劃下,現今已回復昔日的荒蕪,然而在重建的步伐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區將回復從前的熱鬧和精彩。不過在脫胎換骨之後,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區曾有過另一個稱號。
調景嶺在還未冠上濃厚台灣色彩之前,只屬荒地一片。相傳這一帶曾有位商家在此處建廠,但因生意失敗而變得走投無路,最後只得在冷清的廠房中吊頸自盡。自此之後,此處荒地就被命名為吊頸嶺,亦曾是港人認為是邪門的一個地方。及後因名字不雅,才改稱為調景嶺。
翻查饒玖才先生的《香港地名探索》一書,得知調景嶺曾有三個名稱。此地原名為照鏡嶺,後改為吊頸嶺,最後才改稱調景嶺。
看來傳言吊頸一事,可能真有其事。那麼該處是否真的有個商家曾在此處吊頸而死呢?這事於吳昊先生的《懷舊香港地》一書中,有著詳細的記錄。
原來這商家名叫雷利(Rennie),是個加拿大的老外,曾在香港當過外交工作。及後他集資一百萬元,於調景嶺建造麵粉廠。可惜因種種原因,所有資本於一年間蝕光。時為一九零八年,一百萬這個數目是相當驚人!最後雷利於一九零八年四月十四日駕遊艇出海,並於鯉魚門附近用繩索頸,投海自盡。後因市民誤傳才將麵粉廠一帶稱為吊頸嶺。
據吳昊先生記載,一九零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的英文(香港日報),刊登了雷利的法庭死因研究。所以此事應無容置疑。然而市民卻誤傳吊頸一事,令已經荒涼的調景嶺更添詭異。直至一九四九年,大量難民湧入本港,港府便將這片荒地拿來安置他們。但荒地一片和難民的困苦,再加上這不雅之名,恐怕會令難民更形消極,所以才將之改稱為調景嶺。
無論照鏡嶺也好,調景嶺也好,單是恐怖的吊頸嶺內竟無人吊頸,確實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ps:全新創作式靈幻小說現已上載電子書架,並有免費試閱提供。
光波24
Google Pla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