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說(三)
猛鬼橋?洪水橋?
相信香港人對猛鬼橋這個名字並不感到陌生,當人們聽到這個恐怖名字的時候,不少人自然會想到洪水橋。然而這兩個名稱,代表的卻並不是同一個地方。
洪水橋位於新界屏山附近,而猛鬼橋則位於新界大浦滘。雖然兩者均屬新界,但只要翻開地圖,你自然會明白,這兩個地方其實是南轅北轍的。兩地常被誤會的原因,大多是猛鬼橋曾發生一宗奪命洪水,而洪水橋碰巧又有洪水二字,加上它倆不約而同地是一座橋,所以才被混淆吧!
在饒玖才的《香港地名探索》一書所載,洪水橋原名紅水橋,其名字的來源是關於當地的一個流傳。
話說當地曾有一個土豪,持杖勢力無惡不作,甚至強搶別人新娘。最終驚動官府,奈何土豪並不忌憚地方小官。有見及此,官員決定為民除害。然而山高皇帝遠,土豪決定關起圍門,準備和前來的官兵一鬥到底。
正所謂猛虎不及地頭蟲,面對著關起圍門死守的村民,官兵也顯得有點老鼠拉龜,無處入手。由於久攻不下,官兵決定改變戰略,並故意放出一條生路。土豪見有缺口可逃,加上連日圍鬥,村內糧草將盡,便決定率眾乘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入夜後沿小路衝出重圍,圖殺出一條活路。
誰知活路變死路,一眾官兵早已在小路埋伏。眼見一招引蛇出洞奏效,官兵立作突擊。土豪與眾親屬本欲暗逃,戰意早消,又逢突擊,終被殺個片甲不留,無一倖免。慘烈的戰況,令鮮血將山溪染得通紅。及後那地便被稱為紅水坑,而下游的橋則稱為紅水橋,後改稱洪水橋。
那麼貨真價實的猛鬼橋洪災又是什麼的一回事?在吳昊先生的《香港老花鏡》一書有詳細的記錄。
事發當日是一九五五年八月三十日,事發地點是大埔滘的松仔園。因該處為郊遊的熱點,遊人本就不少,當中包括聖雅各第五班的師生。然而下午二時,天色突變。其中有老師帶領女同學返回教會宿舍,其餘的男生則仍逗留於山澗附近嬉戲。未幾雷雨大作,眾人急往橋底避雨。誰知奪命山洪突至,橋下眾人走避不及,全被洪水吞噬。事後有三具屍體被當地村民發現沖至吐露港沙灘,其餘的被沖至大埔滘火車橋底,當日有二十八人罹難,其中十八名是聖雅各師生。
早前小弟曾與一名嗜好遊山的朋友閒聊,得知山洪暴發原來時有發生。一些資歷深的遊山客,亦常提防一些山澗、小溪等地。因為山洪通常來得既急且猛,淺澗能迅速變成急流,著實防不勝防。所以當日躲在橋下的二十八人,或因如此而沒一個能逃出鬼門關。
這次洪水慘劇可算震驚港九,因為以訛傳訛,使得一些知道有子弟或親友到該區郊遊的市民,都以為親友遇害,並紛紛到警署查詢,弄致登記認屍的也有數百人。這些帶著憂恐心情的市民,登時令本港添了不少愁慘氣氛。事後,大埔七約鄉公所於九月二十七日,請來二十名僧侶於出事橋上誦經超渡,並於橋頭立碑紀念,將橋命名為怒水橋。
一切看似結束,但每逢雨夜,橋下便會傳來淒厲的聲音。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只知它平白多了個名稱,「猛鬼橋」是也!
既然立碑紀念並命名為怒水橋,為何又會流出這猛鬼橋別名,或者當中真的存在過一些鬼話。畢竟二十八條人命頃刻慘死橋下,以這慘劇為基點,引申並流傳出一些怪異之事,也不足為奇吧!
ps:全新創作式靈幻小說現已上載電子書架,並有免費試閱提供。
光波24
Google Pla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