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說(十)
高街鬼屋
在港島區西營盤高街與東邊街交界,有一座廢棄的古舊建築物。此建築物大門長期被封,內裏殘破陰森,久而久之整座建築物都屯積著一股陰邪之氣,於是人們便稱呼它為「高街鬼屋」。
據傳聞,該建築物原屬精神病院,二戰時期被日軍徵用。自此那裏就變成日軍拷問和虐待華人的地方,光復後不久該建築物便遭廢棄。從此怨魂便漸漸地在這封閉的建築物內集結,有戰時被虐待致死的、也有癲狂而死的,隨著年月過去,最後建築物便變成生人勿近的高街鬼屋了。
其實這一座被稱為鬼屋的建築物,原先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頂多只屬該區一座著名的詭異建築。直至早前於某詭異電影中亮相,鬼屋之名才火速走紅。那時電影內的靈媒,力指屋內有日軍及其他怨魂聚集,疑幻疑真!令當時出現一股夜探高街鬼屋熱潮。年青人們為一試膽量,會三五成群地夜闖禁地。其間在這些年青人口中又傳出陣陣鬼話,大致是一些鬼影、鬼聲之類的體驗,但若要具體地表述,多數是零碎的氣氛和幻影。
高街鬼屋,原名高街精神病院。最初並非用作精神病院,其建於一九二零年,最初是傳教機構用作訓練護士之用。(見古物古跡辦事處檔案,編號:79-0257)後來才改為精神病診療所,雖然它是香港第一所精神病診療所,但其只辦門診,並沒收留精神病患者的服務。直至一九四二年,戰火蔓延,香港被日軍佔領,令本地的精神病患者激增,診療所為要應付需要而改為精神病院,情況延續至戰後。然而一九六一年,青山精神病院落成後,高街精神病院因供求的問題再次改為門診部。直至一九七一年,一切服務終止,高街精神病院隨即關門大吉,而該建築物亦由那時開始被廢棄於高街二十年之久。其間,因位處僻靜,成為白粉道人的聚集地。亦因如此,在二十年的荒廢中,這裏就發生過兩次火警。在火災的蹂躪下,再加上多年荒廢,建築物內部已變得殘破不堪,其花崗石外牆也雜草叢生,令整座建築物透出濃厚的陰寒氣氛,因此就成為了傳說的鬼屋。(註:以上資料參巧於梁炳華先生的《中西區風物志》)
以上述資料推想,雖並未能全盤否定其鬼屋的身份,但可以確定精神病院在淪陷時期並未成為殘害華人的地方。據記載,香港淪陷時最為人恐懼的並不是精神病院,而是憲兵部!亦即淪陷時日軍維持本地治安的部門。雖然名義上是維持治安,但日軍以手段兇殘聞名,每每不問情由地施加酷刑,在酷刑之下的人,大多被折磨至死,有幸逃出鬼門關的也成廢人。而香港英軍是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投降,高街鬼屋則於一九四二年才轉為精神病院,這意味著高街鬼屋是在日軍統治期間才轉為精神病院,並不是轉為憲兵部。所以就算有鬼魂,頂多是精神病者的鬼魂,至於被虐殺的和日軍的鬼魂,相信出現的機會比較微。雖然如此,但又會否因曾有日軍患上精神病,進而入住高街精神病院,那末有日軍鬼魂的出現也並不為奇!
沒錯!戰爭的確令大量人患上精神病,而患者也不止於香港人,不少日本軍人也不能幸免。在謝永光先生的《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中,曾載有日本教會傳道人鮫島盛隆牧師於戰時的香港,探望過一些患有精神病的日本軍人,而探望的地點是日本軍醫院,即現今的瑪麗醫院。明顯地患有精神病的日軍,並不是送往高街精神病院,而是送到日本軍醫院的。
一九九六年,高街前精神病院在政府的規劃下改建為社區用途,全楝建築物只保留門前的花崗石外牆和遊廊。相信到改建完成的那天,這座曾經恐怖的高街鬼屋會有一番新景象。
ps:全新創作式靈幻小說現已上載電子書架,並有免費試閱提供。
光波24
Google Pla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