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要在香港生存其實不太難,但要依著自己的想法來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陣子經過禧利街,看見一間標榜牛肉餅的上海系食店,頗感新鮮,心想他日定要一嚐。誰知幾個月後再來,店子已經結業了,相反隔一條街的聚點坊由小舖轉大舖仍然客似雲來。
在時間的萬花筒中,這個曾是布料集散地的小區,現在已經找不到半點絲線和布料的影子,雖然可惜,但店子的更替起滅從來都不是牛肉餅店的專利。
吃不到牛肉餅多少都有點失落,但一舖之隔又有令人期待的食店出現,這間名叫Curry Box by Tim的店子,中文名直接喚作咖哩盒子,是間帶點歐陸式簡約設計再混合一點本土色彩的細小食店。
別看我這個胖大叔,在一般情況下,口味都傾向清淡,但偶爾也會讓自己放縱一下,尤其是對上次吃咖哩的日子,已經超出十根指頭所能計算的範圍。在沒有猶豫的情況下,人就推門內進。
由於店舖面積有限,再加上廚房所佔的位置,縱使只有兩名食客的情況下,仍有點點拘束的感覺。不知是否因為週末的關係,店內的氣氛怪怪的,閒適中混和著死寂感,令站在店內的我以為他們已經打烊,直至店員悄然地走到收銀機前接受我的點菜。
這裏的咖哩有配牛腩、蝦和雜菜,當中還有南乳粗齋和小食類別,最後在店員的建議下點了個咖哩牛筋腩飯。
論口味,咖哩辣度適中,香料的感覺不太強,但鮮中帶酸的味道和牛腩頗為搭檔,牛肉風味的抑制和展現都恰到好處,紅蘿蔔的甜味和微帶鹽味的馬鈴薯讓這道咖哩牛筋腩變得微妙起來。
咖哩牛筋腩是好吃的,但即棄的外賣餐具令到當中的格調稍微有點滑落,亦浪費了店舖内營造的文化氣息。不知道店內那怪怪的氣氛是否和這種落差有關,但面對著吃得光光的餐具,我仍希望能將罪名卸給週末。
在時間的萬花筒中,這個曾是布料集散地的小區,現在已經找不到半點絲線和布料的影子,雖然可惜,但店子的更替起滅從來都不是牛肉餅店的專利。
吃不到牛肉餅多少都有點失落,但一舖之隔又有令人期待的食店出現,這間名叫Curry Box by Tim的店子,中文名直接喚作咖哩盒子,是間帶點歐陸式簡約設計再混合一點本土色彩的細小食店。
別看我這個胖大叔,在一般情況下,口味都傾向清淡,但偶爾也會讓自己放縱一下,尤其是對上次吃咖哩的日子,已經超出十根指頭所能計算的範圍。在沒有猶豫的情況下,人就推門內進。
由於店舖面積有限,再加上廚房所佔的位置,縱使只有兩名食客的情況下,仍有點點拘束的感覺。不知是否因為週末的關係,店內的氣氛怪怪的,閒適中混和著死寂感,令站在店內的我以為他們已經打烊,直至店員悄然地走到收銀機前接受我的點菜。
這裏的咖哩有配牛腩、蝦和雜菜,當中還有南乳粗齋和小食類別,最後在店員的建議下點了個咖哩牛筋腩飯。
論口味,咖哩辣度適中,香料的感覺不太強,但鮮中帶酸的味道和牛腩頗為搭檔,牛肉風味的抑制和展現都恰到好處,紅蘿蔔的甜味和微帶鹽味的馬鈴薯讓這道咖哩牛筋腩變得微妙起來。
咖哩牛筋腩是好吃的,但即棄的外賣餐具令到當中的格調稍微有點滑落,亦浪費了店舖内營造的文化氣息。不知道店內那怪怪的氣氛是否和這種落差有關,但面對著吃得光光的餐具,我仍希望能將罪名卸給週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