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謙卑的心,眼睛才會清明,只不過匆忙的生活節奏有時難以容許人有這一片心境,然而心態有更多時是自己選擇的。忙了一個上午,順理成章地進入午飯時段,但實在不想和洶湧的上班族擠飯館,所以暫時擱置肚皮的需要,直至手頭上的事情辦得七七八八後,剛好過了擠迫的午飯時段。當工作和覓食的壓力同告紓緩,心情不自覺地輕鬆起來,心想,是時候找點吃的了。
畢竟是個港島區人,縱使是以彌敦道為軸心的九龍旺區,我也談不上熟悉,可況是新蒲崗。依稀記得年輕時曾在此區為朋友的年宵花市作幫手,那可是啟德機場還未搬遷的時代,自此之後已甚少踏足此處,直至近幾年始因工作的關係而多了踏足新蒲崗,由於往日印象模楜,對我來說這裏都滿有新奇和趣味。
其實新蒲崗和更新前的觀塘差不多,主要的都是工廠大廈和舊式住宅,而且同樣有很多橫街窄巷,不同的是新蒲崗沒有斜坡,逛起來自然較輕鬆,穿梭其中更頗有獵奇的感覺。除此之外,這裏也有不少食肆,路線上亦多屬大眾化,但自從譽港灣落成後,這裏也開始有點微妙的變化,一些年青、新潮的食店亦漸漸在這舊區中出現。
然而舊區仍有屬於舊區的味道,由爵祿街、康強街、崇齡街繞一圈,有以懷舊粵菜和燒味聞名的得龍大飯店,但獨個兒上粵式酒家吃飯是難以盡興的,轉向附近的雲南小店打主意,奈何又遇著人家休息,最後我被一間川菜飯館的午市客飯吸引著。
這間名叫嫲嫲辣辣的川菜館,裝潢精緻中見格調,論資歷在新蒲崗算是後起之秀,難得午飯時間已過仍供應著午市客飯,加上稀疏的食客令人有包場的感覺,舒爽的心情由然而生,於是人就走進裏頭,點了個客飯午餐,享受著那份偷回來的從容和閒靜。
我點的客飯是宮保雞丁,相傳清代進士丁寶楨被封大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在其任四川總督期間常以一道喜愛的炒雞丁宴客,最後此菜便被人稱為宮保雞丁了。此菜色澤棕紅油亮,雞丁嫩滑,花生鬆脆,味道辣而酸甜。
這種鮮明刺激的口味來到香港是否需要貫徹始終就有點見仁見智了,但無論如何在我面前的這道四川名菜顯然温柔多了,幾乎沒有辣味,調味上亦未見亮眼,材料上除了雞丁和炒花生外還添了點翠玉瓜,令到味覺和口感上都更趨向温和。如果以一頓午餐客飯而言,它已經能讓我送掉一大碗白飯,整體的表現其實是可以的,只是和四川風味稍微有點距離。
隨著年紀漸長,腸胃也沒年青時彪悍,很多時都敵不過一些強烈和剌激的味道。對於川菜來說,除了麻辣之外其多姿多采的複合式味型其實更令人神往,可惜這裏稍微見收斂,然而對於我那一刻的舒暢心情和纖弱的腸胃,來一道温柔版的宮保雞丁也不失為美事一則。
畢竟是個港島區人,縱使是以彌敦道為軸心的九龍旺區,我也談不上熟悉,可況是新蒲崗。依稀記得年輕時曾在此區為朋友的年宵花市作幫手,那可是啟德機場還未搬遷的時代,自此之後已甚少踏足此處,直至近幾年始因工作的關係而多了踏足新蒲崗,由於往日印象模楜,對我來說這裏都滿有新奇和趣味。
其實新蒲崗和更新前的觀塘差不多,主要的都是工廠大廈和舊式住宅,而且同樣有很多橫街窄巷,不同的是新蒲崗沒有斜坡,逛起來自然較輕鬆,穿梭其中更頗有獵奇的感覺。除此之外,這裏也有不少食肆,路線上亦多屬大眾化,但自從譽港灣落成後,這裏也開始有點微妙的變化,一些年青、新潮的食店亦漸漸在這舊區中出現。
然而舊區仍有屬於舊區的味道,由爵祿街、康強街、崇齡街繞一圈,有以懷舊粵菜和燒味聞名的得龍大飯店,但獨個兒上粵式酒家吃飯是難以盡興的,轉向附近的雲南小店打主意,奈何又遇著人家休息,最後我被一間川菜飯館的午市客飯吸引著。
這間名叫嫲嫲辣辣的川菜館,裝潢精緻中見格調,論資歷在新蒲崗算是後起之秀,難得午飯時間已過仍供應著午市客飯,加上稀疏的食客令人有包場的感覺,舒爽的心情由然而生,於是人就走進裏頭,點了個客飯午餐,享受著那份偷回來的從容和閒靜。
我點的客飯是宮保雞丁,相傳清代進士丁寶楨被封大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在其任四川總督期間常以一道喜愛的炒雞丁宴客,最後此菜便被人稱為宮保雞丁了。此菜色澤棕紅油亮,雞丁嫩滑,花生鬆脆,味道辣而酸甜。
這種鮮明刺激的口味來到香港是否需要貫徹始終就有點見仁見智了,但無論如何在我面前的這道四川名菜顯然温柔多了,幾乎沒有辣味,調味上亦未見亮眼,材料上除了雞丁和炒花生外還添了點翠玉瓜,令到味覺和口感上都更趨向温和。如果以一頓午餐客飯而言,它已經能讓我送掉一大碗白飯,整體的表現其實是可以的,只是和四川風味稍微有點距離。
隨著年紀漸長,腸胃也沒年青時彪悍,很多時都敵不過一些強烈和剌激的味道。對於川菜來說,除了麻辣之外其多姿多采的複合式味型其實更令人神往,可惜這裏稍微見收斂,然而對於我那一刻的舒暢心情和纖弱的腸胃,來一道温柔版的宮保雞丁也不失為美事一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