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而過,雖未至秋分,但頑強的暑熱仍絲毫未有讓出地盤的意途,在正午的陽光下走動,絕對考驗著人的忍耐力。意志力是當中的關鍵,而經驗亦相當重要。怎樣在三丶四十度的氣溫下調節體溫,一幅存在於腦海中的驛站地圖是必須的。如身在新蒲崗,有兩個驛站是我經常到的,第一個是譽港灣的Mikiki商場,因為那裏有一田超市。另一個是新蒲崗廣場,因為那裏有公共圖書館。
那天我就在新蒲崗廣場蕩了一陣子,讓體溫下降之餘亦避開午飯的人潮,待時機成熟後才離開這舒適的空調地帶。由於沒有什麽特定的目標,純粹只是憑感覺走,走著走著,就在衍慶街遇見一間名叫麻辣媽媽的小店。從貼在門外的菜單判斷,這是間沒什大特別的小食麵店,然而除了咖哩魚蛋和豬腸粉之類的地道小食外,裏頭還有少見的肉燕餃。
小小的燕餃就這樣把我吸引進他們的店子,店內清新簡樸,在沒有什麽拘束感下找了個座位,並細看著點餐紙上的菜式。一如所料,菜式傾向簡單,基本是麵條丶餃子和小食的配搭,流露著些許小食店的風情。
雖然食品沒有什麼大的吸引,但小食也有小食的欣賞角度,於是便在點菜單上劃上他們推薦的白菜肉餃拉麵和吸引我進來的肉燕餃。
他們的食品可添加兩種辣醬伴食,麻辣是其一。但比較有趣的是蝦辣,原來這蝦辣是他們以蝦乾調配的風味辣醬,為嚐這特別風味,這碗餃子拉麵正是配以蝦辣。從湯麵的格局來看,店子雖然掛上麻辣的招牌,卻不屬於湘川系的手法,反而流露著幾分地道與家常。清爽的豬骨風湯頭,配上日式拉麵,協調適口。菜肉餃子四平八穩。而蝦辣的確帶有蝦乾的香味,雖見誘人,但只站在點綴的位置上。整體來說,無論是餃子丶拉麵丶湯頭,還是風味辣醬,都叫人舒服,只是溫純太過,不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肉燕餃是傳統福州小食,以豬肉製成薄薄的外皮,再包裹肉餡而成,製作上有其巧妙之處。由於從未嘗過這巧手小食,難以判斷當中優劣,以味論味,燕餃以醬汁拌勻,味道柔和適口,和肉餡有不俗的呼應,而肉餡則軟滑彈牙,裏頭還有馬蹄粒豐富口感,整體感覺不錯,只是不太感受到餃皮的存在,有點像吃肉丸的感覺。
綜合來說,這裏的出品雖欠缺亮點,但卻讓人感受到一份溫柔和舒服。料理往往反映主理人的心,品格差的人,煮東西可會吃壞人。相反,在這份溫柔舒服的味道中,彷彿讓人看到一顆正直而謙和的心。
那天我就在新蒲崗廣場蕩了一陣子,讓體溫下降之餘亦避開午飯的人潮,待時機成熟後才離開這舒適的空調地帶。由於沒有什麽特定的目標,純粹只是憑感覺走,走著走著,就在衍慶街遇見一間名叫麻辣媽媽的小店。從貼在門外的菜單判斷,這是間沒什大特別的小食麵店,然而除了咖哩魚蛋和豬腸粉之類的地道小食外,裏頭還有少見的肉燕餃。
小小的燕餃就這樣把我吸引進他們的店子,店內清新簡樸,在沒有什麽拘束感下找了個座位,並細看著點餐紙上的菜式。一如所料,菜式傾向簡單,基本是麵條丶餃子和小食的配搭,流露著些許小食店的風情。
雖然食品沒有什麼大的吸引,但小食也有小食的欣賞角度,於是便在點菜單上劃上他們推薦的白菜肉餃拉麵和吸引我進來的肉燕餃。
他們的食品可添加兩種辣醬伴食,麻辣是其一。但比較有趣的是蝦辣,原來這蝦辣是他們以蝦乾調配的風味辣醬,為嚐這特別風味,這碗餃子拉麵正是配以蝦辣。從湯麵的格局來看,店子雖然掛上麻辣的招牌,卻不屬於湘川系的手法,反而流露著幾分地道與家常。清爽的豬骨風湯頭,配上日式拉麵,協調適口。菜肉餃子四平八穩。而蝦辣的確帶有蝦乾的香味,雖見誘人,但只站在點綴的位置上。整體來說,無論是餃子丶拉麵丶湯頭,還是風味辣醬,都叫人舒服,只是溫純太過,不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肉燕餃是傳統福州小食,以豬肉製成薄薄的外皮,再包裹肉餡而成,製作上有其巧妙之處。由於從未嘗過這巧手小食,難以判斷當中優劣,以味論味,燕餃以醬汁拌勻,味道柔和適口,和肉餡有不俗的呼應,而肉餡則軟滑彈牙,裏頭還有馬蹄粒豐富口感,整體感覺不錯,只是不太感受到餃皮的存在,有點像吃肉丸的感覺。
綜合來說,這裏的出品雖欠缺亮點,但卻讓人感受到一份溫柔和舒服。料理往往反映主理人的心,品格差的人,煮東西可會吃壞人。相反,在這份溫柔舒服的味道中,彷彿讓人看到一顆正直而謙和的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