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市儈並不是今天的事,自開埠之初這現象已經存在。一句常掛在香港人嘴邊的「搵食」,已經可以將這種基因表露無遺。隨著時日不斷伸延,當今新一代講的都是自由和理想,彷彿市儈情不再。不過如果律師不是份受人仰望的專業,而醫生又不是一種為人尊敬的身份,那麼又有多少個孩子會將其寫進以我的志願為題目的作文習作上?
夢想是多了,但大多是另類的優越塗裝。社會是進步了,但由上而下仍然講效益,由下而上仍然講剝削,市儈的血仍藏在骨子裏,只是以另一種形式散發出來。難怪世界已經再沒有偉人,因為南丁格爾已死,李時珍也同樣死了。
或者我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問如果沒有特定的環境和際遇,我也可能不會以寫作為樂。所以我不介意別人隨波逐流,頂盡只會要求自己多一點。
灣仔聯發街有一段沒有名字的小巷,那裏曾孕育過一間日式拉麵店,麵店經營得不錯,幾年間就換上了大舖,剩下那細小狹長的舊舖也不乏租客,記憶中見過有外國人在那裏賣燒烤類食品,不過經營了不久就換上了Thai Street Kitchen 。
顧名思義,這是間泰式小店,主持的是幾位應該是泰籍的姐姐。麻雀雖小但飯、麵、小食都有供應,那天我就選了一款配肉丸的船麵。
船麵以牛腩為主體,湯汁亦是牛肉湯的滋味,味道清鮮帶甜。牛腩也算鮮嫩,帶點花椒、八角的風味,感覺和香港麵店吃到的差不多,全靠香菜和芽菜引發出點點異個風情。而那小小的豬肉丸也有幾分越南扎肉的感覺,整體風味也不算特別強,折衷的方法是善用桌上的調味料。
不知為何,這陣子香港好像多了很多以船麵作招徠的泰式小店,相信和風潮、流行,這種事脫不了關係。不過我從來不會鄙視那種致力求存的心志,但如果能夠在生存以外多加點品位和用心,那對自己還是他人,也是一種助益。不過我在網上搜尋此食店的有關資料時,意外地只在外賣手機程式的平台上發現他們。對於一間食肆而言,如果只著眼於外賣市場,志氣未免短淺,對於主理的廚師,也略嫌欠了一份靈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