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2的文章

囍宴 甜藝

很久沒有和同事飯敘了,那個週末適逢鵠兒小姐和泰利先生也在辦公室。而午饍的問題,碰巧成為我們需要解決的共通點。所謂相請不如偶遇。但自問沒什麼急材,霎時間要我想出適合用饍的場所,對我來說,是有點吃力。畢竟和獨自吃餐不同,要顧及別人的口味和期待,又要有適當的場所和氣氛,如果沒充份準備,可能變成待慢和誤會。可幸當天我有不俗的運氣。 有學者認為,潮流文化的特徵之一,是短暫和輪換更替。曾幾何時,香港興起「私房菜」熱潮,不少人對之更趨之若鶩。這種每晚只辦數席菜的飯店模式,現今已經沒從前般熾熱。 然而這種「私房菜」一直給我「作狀」的感覺,算不上討厭,也談不了喜歡。能夠由「私房菜」格局演變成食肆集團,囍宴算是較成功的一間,而位於灣仔永豐街的《囍宴 甜藝》,算是和我們工作的地方有點近,於是我放膽地來一記順水推舟。 有泰利先生在場,點菜不用愁煩,我決定擺出安坐等食的姿態。每一間囍宴都有一個別號,這間名叫甜藝,他們的甜品是否特別出色,我並不清楚,只知囍宴自從打入主流飲食市場後,創辦人 Jacky 由主理人漸變成代言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輕中菜高手,據說他的京川滬菜甚是了得。由於點菜不是我,所以沒把重點放在任何方向上。最後我們的菜單便是四喜併盤、沙爹蘿蔔炆牛肋骨、xo醬炒蘿蔔糕,和南丫島蝦醬炒飯。 先來的是屬於前菜的四喜併盤。顧名思義,這道菜是由因道小菜合成,分別是涼伴海蜇、薰蛋、梅子蘋果和涼伴菜心苗。這道菜裝盤精美,色彩悅目。初次見面已經令人留下良好印象。 我先嚐了海蜇,想不到這道傳統中式涼菜,裏頭竟有著青芥末的辛香,雖然有點嗆鼻,但配合類似日式沙律汁的調味,味覺和質感都有趣適口,美味之餘亦給人渙然一新的感受。  不算突出的梅子蘋果展現出清爽香甜的口味,但叫人驚喜的卻是旁邊的那顆梅子。梅子應該是經過廚師的調理,鹹酸的味道退卻了,餘下們是淡淡的清甜和幽幽的梅香,然而最叫人賞的是當中滲著絲絲酒香,酒香和梅香配合得妙到顛毫,欣賞度相當高,是一道絕妙佳品。  接著是薰蛋,雖然不知道蛋面那些蛋黃色的醬汁是什麼,但味道溫和配合。除了醬汁外,蛋面是附上一點三文魚子,魚子的鹹鮮在溫和的蛋上築起一道味覺的層次,頗具帶引性。但鮮和腥只是一線之隔,這一著似乎有點藝高人膽大了。  涼伴菜心苗,算是最具玩味性了。我們三人單是猜測他們用上那種蔬菜,已經花了好一陣時間,最後在侍

DORAYA

香港人愛吃是眾所週知,曾有知名日式連鎖居酒屋,到香港來開拓市場。誰知在過程中才發現香港人不太愛喝酒,卻獨喜美食。為了避免人們對食店有錯誤觀念,只好把名字改為居食屋。 然而香港人對食的追求,其實都只是近十來廿年的事情吧了。這全賴各大媒體把飲食的要求和品位普及化,令到除了山珍海味外,連牛雜、雲吞也能成為可供欣賞的美食。 我樂於看到這種情況,而觀看美食頻道也是我的習慣之一。早前我就在收費電視的美食頻道中,看到節目主持人介紹了這間名叫DORAYA的食店。我來到這間位於銅鑼灣的日式定食店,是下午三時,而吸引我的是這裏的藍鰭吞拿魚腩。據說店主是日本海鮮的批發商,店子以價廉物美見稱,深受旅居香港的日本人愛戴。 店內那平民化的裝潢,加上有點簡陋,單看外表,有點二三流日本食肆的感覺。很難想像裏頭竟然有藍鰭吞拿魚出售,雖知在吞拿魚的類別中,藍鰭是最高級的。而我早就將目標瞄在這個名叫香蔥伴藍鰭吞拿魚腩蓉飯上。 由於是定食的關係,除了魚腩蓉飯外,還附設數款配菜。當中分別有日式煎蛋、蘿蔔絲麵豉煮、醃菜和麵豉湯。 日式煎蛋以甜味為主,口感尚算鬆軟。蘿蔔絲麵豉煮有很重的家常感,口味雖然平和,但蘿蔔和麵豉在味道上也算得上配合。醃菜和平常的沒大分別,麵豉湯像是湯粉調出來的。  雖然小菜不見突出,但主菜的吞拿魚腩蓉飯則令人驚訝。帶點野性的吞拿魚鮮味溫和地展現,而魚油則彷彿像奶油般的香滑甘甜。微辛的香蔥更令整道菜生色不少,不但豐富了香味,更增加了層次,而且餘韻悠長。加上海苔和香軟的白飯作平衡,雖然只是簡單的魚肉和飯,我甚至感覺不到當中滲著調味,但已經是妙不可言! 而這道香蔥伴藍鰭吞拿魚腩蓉飯定食,索價只是一百元多一些。我曾在一些二三流的日本食肆中,嘗過類同的出品,價錢和這裏相若,但味道就是天淵之別!我不敢說這碗飯超值,但我覺得它抵食,而且值得一食!

添好運(IFC)

經過米芝蓮的星星洗禮,除了那些原本就異常高級的食肆外,眾多地道食店都因這星星的照耀而變得「今時唔同往日」。添好運和阿鴻小吃以初代星級「本地薑」開始,至今仍保持著亮麗的成績。所以要一嘗他們的出品,除了要有一張嘴巴外,還需要一雙懂得輪候的腿子。 如果以這邏輯推算,我是不可能嘗到他們的出品,然而人生總有異數。聽聞添好運在 IFC 開了分店,而且輪候入座的出現率偏低,於是我決定去碰碰運氣。 我挑了個假日,於非繁忙時段,帶同我的舌頭,來到中環 IFC。但想不到要找到添好運的位置原來是有點吃力的。起初以為他設於商場之內,誰知他們原來開設於機場鐵路站的下層商場。或者是因為這個原因,店內縱然有八、九成客人,但單槍匹馬的我,仍能輕易找到席位。 店內供應的點心,包括鹹甜點、飯品、腸粉,合共約三十款。我個人總不能吃齊三十款點心,所以點了三款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嘗,包括晶瑩鮮蝦餃、鮮蝦燒賣皇和酥皮焗叉燒包。  有點心不能沒有茶,雖然這裏仍有算計茶錢,但和一般的點心專門店一樣,茶的素質是比較馬虎。既然人家把重點放在點心出品上,那就細味品嘗他們的點心吧! 三款點心同時上桌。我先來一隻蝦餃,餃皮算得上晶瑩通透,調味是到位的,而且蝦的素質也不俗,蝦的質感和味道也有良好的發揮,只是略嫌欠點驚喜。我始終覺得鮮筍的味道和鮮蝦是很對頭的,可惜這道蝦餃沒有鮮筍的份兒,要不然可能會有著另一番景象。  接著輪到燒賣,其貌不揚的它,內餡的素質仍屬不俗。一般燒賣的內餡主要是豬絞肉,而這裏你可以吃到粒狀的肉,口感實在之餘亦帶點鬆軟,難得餡中再加入蝦肉粒,爽脆的蝦肉和鬆軟的肉粒交織出一份口感上的層次,令人欣賞。至於調味上是到位的,但仍是欠點驚喜。 最後是酥皮焗叉燒包了,這是焗叉燒餐包的變調作品。面層的蛋奶酥焗得微脆香甜,餐包香軟適口,加上叉燒內餡的調味和質感,不單味覺上滋味調和,口感上亦不失層次,令人欣賞! 綜合來說,這裏的出品仍算不錯,但若算到星級,就有點兒那個了。雖然仍可感到廚師在設計菜式時的結構痕跡,但處理上卻令人有馬虎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在燒賣的內餡中嚼出蝦殼時。廣東點心,以精緻巧手為重,若要做出出色的點心,除了味覺外,這兩方面也絕不能忽視。或者這裏只是分店一間,期待他們的水準在往後的日子裏能逐漸提升!

霞飛點心拉麵

早前於尖沙咀K11商場內品嘗了銀座梅林的炸豬扒,離開時經過一間名叫霞飛的京川滬菜館。我見裏頭的裝潢雅緻,便決定一試。當然!這並非當日的事呢! 《霞飛點心拉麵》是間連鎖式的京川滬菜館,和翡翠拉麵小籠包、夏麵館……等類同。來到他們的店子是下午三、四時左右,店內食客稀少。由於是下午茶時段,供應的食品種類有限,但擔擔麵和小籠包這些主力仍有供應。本打算慣性地點擔擔麵和小籠包,但嘗新的心令我改變了點心的選擇,最後我以春風脆餛飩代替了鮮肉小籠包。 先來的是招牌擔擔麵,先試了口湯,湯頭以辣味為主,比利小館的還要辣,而且還有花椒在裏頭運轉,辣味更具層次;惹味、辛口,頗感川菜風味。地道的四川擔擔麵是哪個模樣,我並不了解。但一般在香港吃到的擔擔麵,多是香而不辣,而這裏的可算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味道上的確令人留下印象,但麵條的水準卻有待改善。麵拉得粗幼不一是其致命傷,原先應該擁有的細緻口感,變得參差不齊,令整體的表現打了個很大的折扣。  接著是春風脆餛飩。單看名字,以為這是一道特色小食,誰知只是普通的脆炸雲吞。這種在坊間不少粥麵店也有供應的炸雲吞,多由湯吃雲吞再油炸而成。這種內餡和雲吞皮一併擠壓成丸狀的小食,經油炸後,硬實的質感完全蓋過當中的香脆。不要說酥脆,連鬆脆也談不上。雲吞皮本乏油脂,放湯時滑順美味,然而若經油炸,過量摺疊的雲吞皮會呈現硬邦邦的口感。廣東名菜錦鹵雲吞,就不會將雲吞皮擠成一團,而且附料頭佐食,酸汁不單有助軟化雲吞皮,更具醒胃、增鮮、提味……等效果,形成美妙的結構。雖然這裏也附上酸梅汁佐食,而酸梅汁酸甜帶果香,本屬佳品。奈何卻達不到增鮮、提味的效果,加上以蔬菜為主的雲吞內餡,鮮味纖細,酸梅汁增鮮不成,反蓋過了內餡的味道,是為敗筆。 雖然這種炸雲吞在香港食肆內存在已久,但我始終覺得這是一道鸚鵡學舌之作。奈何人們偏愛油炸之物,令這道帶著缺憾的食品,經年流傳於各食肆之間,著實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