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2的文章

Burgar Mix

某天途經鰂魚涌太古坊一帶,看見一間名叫Burgar Mix的美式漢堡包店,他們不單標榜用上安格斯牛肉來做漢堡扒,還伸延至和牛安格斯的級別。可惜當時腹部並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一客漢堡包餐,所以只好默默地記著他們的名字,好擇日重臨。 漢堡快餐有個好處,他們的營業時間長,兼沒有中午落場這回事,正合我這個「三點不露」的懶人。所以我乘著一個假日的下午,特意來品嘗他們的和牛漢堡,然而我去的並不是鰂魚涌的分店,而是位於北角港運城的分店,皆因港運城的分店設於其美食廣場中,空間上相對比鰂魚涌的獨立店寬敝,所以我選了後者。   不知是否和假日有關,位於港運城底層的美食廣場不見有太多人,而我亦很快便在眾食肆中找到Burgar Mix的位置。和牛漢堡是選定的了,但當看見其中一款是添加韓式泡菜的,便深覺有趣。於是我便點了一份韓式泡菜和牛安格斯堡,而套餐中的薯條則補上點錢來轉為粟米墨魚餅。 雖然發票上的中文寫上泡菜和牛漢堡,但英文卻是Kimchi Wagyu Angus。一般來說,和牛是牛的品種,而安格斯既是牛的品種也是一種級別。而這裏的安格斯應該屬品種多於級別,因為和牛有屬於自己的評級,兩者根本不能混而談之,但在名命上將兩者並列令人感覺奇怪,雖然澳洲在很久以前便引入和牛,並與當地的安格斯牛配種,但所生產的牛,一般都稱為和牛。所以這裏的和牛漢堡很可能是將兩者牛肉混合攪打而成,但究竟真相如何,我並不是牛肉專家,推測也只能到這裏而已。 我輕輕將漢堡打開,看見漢堡扒並不大片,肉味是不錯的,但肉汁便不太明顯了。然而醬汁的調味到位,口味調和適口,加上辣泡菜的酸辣爽脆,配上肉扒和醬汁,無論是食味和質感上,都出乎意料地討好。   至於粟米墨魚餅,雖然只是大量生產的半製成品,但食味和質感也見均勻適口,雖不見突出,但以小吃而言,也算合格到位了。 綜合而言,所謂的和牛漢堡肉,其實未見突出,反而在漢堡內配上韓式泡菜和當中的味道調合,倒叫人留意。在價錢相對合宜的情況下,這可算是Burgar King以外的一個新選擇。

百伏棧台灣小吃

由於早前吃過了鹽酥雞的關係,導致我對台灣小食多了點憧憬。而碰巧灣仔的大有商場就有一間以台灣小吃為主打的「百伏棧台灣小吃」,於是便於週末下午來到他們的店子,看看能嘗到什麼新鮮有趣的。 由於過了午飯時段,下午茶餐成為這段時間的唯一供應。而所供應的台式風味小吃也有不少,我在眾多的款式中選了筒仔米糕,飲品方面則加錢改成四神湯。 店子在格局和名稱上都有小店的風格,有點像早期流入香港的台式奶茶店。但別看他們店子小小,在這個下午茶時段,入座率也有約八成,幸好我是單打獨鬥的,否則要找到座位也並非易事。 筒仔米糕是一種以瓷瓶、竹筒之類的小器皿來盛入以糯米為主的食材所炊煮而成的,是台灣一種非常普遍的小食。雖然這道小食以糯米為主體,但其配料也不失豐富,常見的有香菇、肉片、雞蛋、蝦乾、肉燥……等,視乎檔主的喜好而各自表述。可惜在這裏吃到的米糕似乎欠了神髓,不單配料單簿,本應濃郁的口味也變得平淡起來,甚至醬汁也未能完全滲進主體的內部,雖然仍有點點香菇、蝦米和蔥花混於米糕中,但整體只能呈現出兩團調了味的糯米飯而已。 至於四神湯,本是以芡實、蓮子、淮山、茯苓,這四種藥材加入豬肚燉煮的藥饍湯品,有利濕、健脾之效。然而屬於台灣小吃的四神湯,情況就有點改變,當中的成份和份量都因店主的喜好而有所增減,最普遍的是以薏仁來代替茯苓,而其藥饍效能是否有所增減,由於我沒有中醫的底子,所以無從告之,但若以小吃而視之,我倒覺無傷大雅。  而這碗四神湯呈現出淡然的口味,內裏還有淮山、豬肚和豬粉腸各一,在味覺上不算精彩,但屬於利水祛濕湯水的感覺倒是有的,勉強也可以過關的。  我雖然不是台灣人,也未去過台灣著名的夜市,但我相信台灣小吃應不是這個模樣的,整體來說這裏的出品未能呈現台灣小吃的精采,但如果純粹只是想感受一點台灣小吃的風情,我覺得亦無不可,畢竟他們的收費尚算合宜。

台灣牛肉麵

回想起台灣牛肉麵,除了早前在銅鑼灣吃過的程班長牛肉麵外,近期是少有遇上的,不知是否台灣菜在香港還未算流行,要不然就是我的足跡並未涉及有台灣菜館的區域。我在香港流行的飲食網中搜尋屬於本地的台灣料理,然而跌出來的多是珍珠奶茶之類的小店,可幸我還仍在當中找到這間位於九龍城的台灣牛肉麵來。 那天獨個兒前來品嘗,由於店名和我想吃的一樣,加上又是他們的招牌菜,所以在菜式上我沒打算更改,只是在單叫和下午茶餐之間有點躊躇。最後我還是點了下午茶餐,因為省下來的錢可以多點一道小食,於是我點了一個紅燒牛肉牛筋麵,另多點一份鹽酥雞。 這裏的店面不算很寬廣,但装潢上也滿有中華色彩,略透著一點古樸的風雅,又有點平易近人。未幾紅燒牛肉麵來到了,由於是下午茶餐的關係,整體份量不算多。我先嚐口湯,口味上很傳統,展現典型紅燒牛肉麵的輪廓,肉味和醬油的風味配合得實在而不花巧,但湯汁在味覺中間顯出一道微妙的裂口,看來牛肉汁和基本高湯混合時,兩者在味覺上欠了一點橋樑。牛筋香滑甘甜兼略帶酒香。牛肉的份量較少,雖然只得兩片,但味道豐富醇和,感覺不俗。可惜麵條的嚼勁過了頭,加上湯汁的缺口,令整體顯得不協調,實在難言妙品。 相反鹽酥雞卻令人欣賞,雞肉被切成條狀,外頭炸得酥脆,內裏仍保持適當的雞肉質感,而香料在其中發揮得恰到好處,令這道小食生色不少,說是其靈魂所在也不足為過,還有稍微炸過的紫蘇葉,更透出點點紫菜的風味,而雞皮部分更是妙不可言。無論你是否喜好杯中物,這都是一道迷人的小食。

怡寶馬來西亞風味餐廳

無論認真也好,玩票也好,我寫以飲食為主題的文章也已經接近十年了。先不談寫作質素方面,單是寫過的食肆已經有二百多了,但這只是香港眾多食肆的九牛一毛,雖然當中不乏被時間巨輪取締的,然而也不能不驚訝於香港這小片地方,竟能兼容如此數量的餐廳。 身為香港人是幸福的,除非你從沒聽聞過第三世界的人是如何生活。只要肯幹就能活,而且生活質素也不見得差到那裏,對於某些地方的人來說,這就像神話一般。好像我這種屬於基層的人,也能以有限的資源來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這其實已經要感恩了。 那天途經灣仔莊士敦道,看見這間名叫怡寶的馬來西亞風味餐廳,發現裏頭有椰漿飯供應,而我又未吃過椰漿飯,所以我便乘著午市的尾聲來個午飯套餐。 這裏的午餐算不上豐富,只是主菜配餐飲而已,而當天的午餐只有一道是椰漿飯,於是我便點了這個咖哩雞椰漿飯了,而飲品方面則選了白咖啡。 或者是週末的關係,店內未算擠迫,令人頗感舒適,加上免費的wifi,於等餐時也不會叫人沉悶。 本以為咖哩雞椰漿飯就只有咖哩雞和椰漿飯,誰知這道椰漿飯卻有薑黃雜錦飯的影子,雖然在陣容上沒印尼餐廳1968般多,但雞蛋、炒花生、小魚乾……等的份量也不比主菜的少。畢竟我是衝著椰漿飯而來,所以第一口還是向它打主意。想不到外貌和白飯沒太大分別的椰漿飯,竟然呈現出鮮潤的口味,格局上有點像海南雞飯,而椰香在當中適當地流露,清香之餘亦少了點油飯的膩。 至於咖哩雞方面,久違了的香料味再次在咖哩中嚐到,鮮香惹味,令人欣賞。只是雞件的素質不算太高,但在咖哩汁的提味下亦叫人滿意。 炒花生和小魚乾同樣香脆,但卻展現出不同的滋味和感受。雞蛋和青瓜片站在平衡的位置,在惹味香脆之間編織出層次。還有當中的森巴醬,老板說這東西不便宜,主要材料還需由馬拉直接購入。 接著來的白咖啡,比較像甜品多於咖啡,煉乳的感覺很強,雖然很難說它的潤甜不可口,但對於喜歡咖啡的人來說,可能就多了一點矯飾了。  綜合來說,椰漿飯仍叫我欣賞,尤其是那種印馬式的配飯方法,不同的食材同放於碟邊,縱使胡亂混合也不會影響味覺和層次感的發揮,在複雜多變之餘亦能見到當中的精緻,實在不由得說一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