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2的文章

G.Gallery

在工廠大廈內竟然有好吃的西餐廳,最初是叫我有點疑惑的,但報刊明白地這樣報導,加上在租金有增無減的今天,這樣的事情的確有發生的可能。於是我在某個週末下午,獨自來一嘗這工廠大廈的西餐。 這間名叫G.Gallery的西餐廳,位於長沙灣億利工業中心內。據報導主廚曾於酒店工作,而店主在經營凍肉生意之餘,亦兼於這兒開設餐廳。 從前工廠大廈的食肆全都以工廈食堂的名義服務著一眾工廈工人,所以走的都是大眾化路線。然而今天的香港已經不可能以低技術工業來支撐,工廠大廈內的十室九空已經是常態,情況和我的錢包差不多。 那天來到工廠大廈內,感覺到的是點點轉變的元素,雖然裏外還是屬於工廈的草根味,但在電梯大堂內卻掛著一些型格新鮮的名牌,其中一個就是屬於G.Gallery。 乘電梯到指定的樓層,餐廳只佔樓層一角。雖然位於工廈區,但午餐的收費水平是百多元。在踏進他們餐廳之前,我便遇到三、四位男女,在看過設於門外的餐牌價目後而卻步。我和解決午飯需要的男女,心態上是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我頭也不回地踏進他們的店門。 餐廳面積不算大,裝潢也算得上雅緻。而午餐的主菜有多樣的選擇,本欲一嘗加拿大肉眼扒,但看見一道塔斯馬尼亞豬柳竟比肉眼扒還要貴,頓時勾起我的好奇心。在一般餐飲業中,主要供應的肉類是豬、牛、雞,當中雞是最便宜的,所以一般大眾飯堂都有一大堆以雞肉為主的飯菜,而豬是次之,最貴的是牛,不單來貨較貴,烹煮後還會縮水,所以以牛肉為主的飯菜一般是較少的。從這個邏輯出發,他們的豬柳想必有個人之處,於是在主菜單中,我點了這道豬柳。 先來的是屬於前菜的煙三文魚沙拉,初搾橄欖油的香潤帶動著蔬菜的清爽與微苦,配合適量的火箭菜,引出迷人的堅果香味,而煙三文魚則在高層架起鹹香鮮,作用於提鮮和層次,都來得恰到好處。   接著是雞蓉粟米湯,此湯品雖然有點平凡,但味道和口感都顯得香滑細緻,鮮美適口。 餐湯中當然少不了麵包的份兒,這裏的麵包和牛油也算可以的。   終於輪到主菜上場,豬柳的份量比我想像中的大,然而配菜和汁頭卻和餐牌標示的不符!記憶中餐牌標示的應是梅和洋梨之類的汁頭,而配菜足千層盒什麼的。但置在碟中的卻是帶果味的燒汁和煙肉蘆筍卷!如無記錯,這應是屬於肉眼扒的佐汁和配菜,這種亂點鴛鴦的手法,登時令我對這道菜打了個大折扣。 雖然如此,但這道菜還是美

濠江飲食記事2012(下)

我不覺得虛榮是一件壞事,在乎的是你怎樣去處理這份欲望。對於一間二千多呎的渡假屋,我絕對樂於入住,尤其能夠獨佔一間雙人房。或者是因為這個原因,那個早晨我的賴床似乎有點過火了。整個早上我都在房間內看看書、寫寫稿,寫意極了。 黑沙環是郊區,不要說茶餐廳,連便利店也屬罕見。當天的早午餐都是大哥到外頭買回來,然而當知道家人打算乘下午四時的航班回香港之時,我便決定獨個兒先到新馬路一帶,好為美食來打探一番。 原先打算到果欄街找椰子雪糕和豆腐花吃,但澳門的小街有點像蜘蛛網般,手上的地圖又稍欠仔細,最後只找到黃枝記老店,可惜人家要下午三時才開門,我只能望門輕嘆。 我沿著路往前走,看到一間名叫南屏雅敘的茶冰廳。我見旅遊書上亦有其記載,加上忽然想喝一杯港式奶茶,於是便踏進了人家的店門。 由於吃了一點大哥買回來的午餐,所以這裏著名的一吋厚雞蛋三文治我沒點上,只點了一杯奶茶和俗稱沙翁的炸蛋球。  店內人聲鼎沸,除了車水馬龍的人客外,那種服務生叫嚷的股務方式也是其主因。這種點餐和結帳都由服務生大聲喊出來的風格形式,除了星巴克外,在現今的香港已幾近絕跡的了。加上令人緬懷的樓上雅座,懷舊味絕對十足。 可惜他們的出品似乎欠點水準。奶茶雖不至淡出鳥來,但單薄得叫人失落。 沙翁也不見出色,脹發的狀態未見完美,內外的濕氣亦稍微多了點。 店子明顯以服務街坊為主,演活「低食夾大件」的方針。對於出品的水準一般,我本人是深感體諒的,相反那份六七十年代的冰室感覺,倒逗得我這個老人家頗高興呢! 離開南屏雅敘後,轉向營記熟食中心進發。熟食中心在營地街市上層,和香港的市政街市大樓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這裏沒有強烈的競爭味,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祥和閒逸的感覺。  營記熟食中心內有不少食檔都給香港的飲食名人推介過,好像平記炒麵、勝記咖啡,還有梓記牛雜……等等。 近幾年腸胃的狀況漸走下坡,咖啡這東西如非狀態大勇,否則已很少沾手。炒麵抵食鑊氣夠,本欲一試,奈何胃納有限,生怕吃得兩口便停手,對食物和店主也有點不敬,最後我選了梓記牛雜。 雖然店前是貼有幾張名人合照,但梓記還是平民攤檔的模樣。除了牛雜外他們的檔子其實是以車仔麵的方針經營,只是他們的牛雜以種類廣泛而聞名,無論是「喉嚨蒂」、「心肝蒂」,甚至「性器官」,他們均有出售。雖然如此,但三十元一碟的牛雜並不

濠江飲食記事2012(上)

自從上次因Ken哥太太生日的緣故而到澳門一遊,我對這彈丸之地已留下不錯的印象,事隔約兩年,再次來到澳門已經不是純粹的遊樂。 我有兩位祖母,雖兩位皆已仙遊,但有血緣的那位在世上只是二十多個年頭而已,除了老爸外沒有人見過她的容貌。那時正值局勢動盪的時期,遺骸輾轉流落至澳門,最後安葬於氹仔。而這亦是我今天來到澳門的主因。 除了弟弟因弟婦接近臨盆的日子而難以抽身外,我們一家在週末的上午一同踏足澳門的土地。乘著下午拜祭過祖母後,我們便轉到大嫂於公司租借的員工渡假屋去。這個位於黑沙環的半複式單位,面積二千餘呎,四個雙人睡房,兩個浴室,寬闊的大廳和廚房,還有一個面向黑沙海灘的露台,裝修不算豪華,但已經足夠給人奢侈的感覺。 或者這就是大企業和中小企的分別吧! 我們安頓過後,便到以黑沙馳名的海灘遊覽。這裏和五光十色的市區不同,營地,海灘,燒烤場,屬於郊遊地帶的這一區,令人倍感舒泰開朗,美中不足的是當天缺乏陽光的陰沉天色,加上潮濕的空氣,令人有種提不起勁的懶洋洋。 在黑沙環散步期間,看到不少年青人拿著燒烤用品在我們身旁走過,雖然無法和他們一同享受燒烤的樂趣,但要一嘗燒烤的滋味還是有辦法的。 在停車場附近有不少賣燒烤的小攤檔,他們一律自稱肥仔,不知誰個是真,誰個是假,畢竟燒烤需要的烹調技巧不高,哪個肥仔也是差不多而已。我們在其中點了些雞翼,大嫂要了些魷魚,尾後還追加多一份蒜蓉燒茄子。 對於街邊小吃不需過分執著。雞翼的素質無可能是高級的,調味均勻已經是一種用心,加上透出一點香料的味道,而且烤得外香內嫩,絕對是合格收貨。烤魷魚的調味輕手了,透出一點腥味來,令魷魚的素質露了底。 只有油才能將茄子的味美推至頂點,這裏以蒜蓉醬代之,也不能說失敗,只是醬料中有太多師父在裏頭,味覺上稍欠自然。 這些小食當然代替不了晚餐,難得來到黑沙環,當然不會放過以傳統葡菜聞名的法蘭度餐廳吧! 餐廳裝潢有點灣岸店子的格局,充滿水手風情之餘,通道內還掛著由客人留下來的各國錢幣,並裱貼成壁紙狀,可見店主在設計上是花了點用心,而顧客方面亦以老外的比例居多。  這裏有名的葡式燒乳豬我當然不會放過,但先上的是脆皮豬仔包,是用作葡式豬扒包的那種,外脆內軟,而且餐包是無限供應的。 接著是鮮菜沙律,雖然沙律沒半點

三粥 Bamboo Room

乘著商務印書館的春季大減價之最後限期,趕去搜購兩本行為心理學的書,當中的折扣雖不太吸引,但既然想買下來,就無謂放過優惠吧。而我亦因如此,在假日的時段踏足人潮如鯽的銅鑼灣。 離開書店後,為著避開人群而走進百德新街一帶。肚子開始有餓的感覺,但病癒後的狀況仍有點欠佳,身體和腸胃都在按章工作。這時給我在加寧街遇到《三粥 Bamboo Room》。  對我的身體狀況而言,粥麵店是最好的選擇。我依舊點了雲吞麵和及第粥,雖略嫌有點重複和沉悶,但就當是體諒一下病人吧! 這裏的裝潢整潔,比一般舊式的粥麵店多一點時髦的氣息。店子不算大,可能是人流不太多的時段的關係,整體也算得上舒適。 先來的是雲吞麵,清鮮的大地魚湯底,鮮味簡潔利落,沒叫人失望。麵條受過鹼性環境的影響,有點微苦隱藏在背景當中,談不上影響,反而感覺有趣,只是麵條沒有清脆的質感,不過不失吧!而雲吞的素質也不見特別出色。可幸一點豬油救活了這碗麵,加上功不可沒的韭黃,總算沒叫人失望。 接著是及等粥的出場,粥底的調密度比《正斗》的還要強,上乘是談不上,但仍屬可接受的範圍。而粥料包括豬肝、豬肚、豬腰、豬粉腸和肉丸,鮮度和質感都都有不俗的呈現,加上薑蔥的點綴,令整體提昇不少。 其實在香港光顧粥麵店,大多都有不錯的水準,雖然當中總會存在一點微小落差,但若要論高低,在狹窄的差距中似乎有點困難,而且普羅大眾也不見樂於此道。所以六十六元的一粥一麵來計,加上銅鑼灣的地段,這裏的水準在合理之餘亦算叫人滿意。

正斗粥麵專家

害我病得「五顏六色」的流感乘著乍暖還寒的天氣在香江肆虐,渾身酸軟兼夜咳難眠的日子,持續近一個星期!可幸還有點存稿,否則早就脫期了。雖然如此,然而病癒後胃口欠佳,連基本的吃喝也提不起勁。這個時候廣東粥差不多成了餐桌上的必然之選,而腦海中亦隨即浮起在 IFC 找尋添好運的時候,曾途經一間名叫《正斗粥麵專家》的食肆。 記憶中《正斗》是在跑馬地的,原來 IFC 也有其分店,但有點意外的是《正斗》和《何洪記》原來是有關連的!雖然我並不知道這兩個品牌是如何相連發展,但單看表面,《正斗》的連鎖經營模式,有點像《何洪記》的分身式伸延。 無論如何,《正斗》既然和《何洪記》有關,那正好以兩者作點比較吧。於是我點了雲吞麵和及第粥。 我在餐桌上找不著《何洪記》一大特色的開胃醃菜,換來的是華麗的中式裝潢,尤其是天花的銅器擺設,將古撲和磅礡的中華文化氣息完全釋放出來。 但若論店面和美食間的比較,我還是比較著重後者。先來的是雲吞麵,而這裏的雲吞麵是有大細之分,兩者的份量分別不太大,只是雲吞數目的多寡而已。所以我點的是細蓉。湯底是清鮮型的大地魚類別,當中多了點實在感和複雜性。麵條的質感纖細,應沒受鹼性環境的影響。雲吞小巧,內餡主要是蝦肉,但質素和口味的表現,略嫌有點呆板。三者的配合雖算不上盡善盡美,但仍能表現出均稱細纖的一面。 接著是及第粥的出場,這裏的粥底沒《何洪記》的妙,調密度稍微重了。粥料的配搭和《何洪記》的一樣;豬肝、豬肚、肉丸、豬生腸……等。然而在材料的素質上,明顯不及前者。  綜合來說,粥和麵都不算頂級,而在兩者之間,麵條又稍勝一籌。但無論如何,兩者在協調性和整體表現上都沒有大差錯的情況下,這裏的出品也算得上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