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5的文章

協成粥品

上星期遇不到心儀的糭子,這個星期再接再厲,在食店搜尋網中找到一間位於渣華道街市熟食市場的協成粥品。一般的粥品店供應的糭子多只有鹹肉糭一款,而這裏還有鹼水糭和紅豆糭,心想他們對糭子的製作應有一定程度的水平。 由於他們只經營至午市,所以那天週末,我在午市完結前趕往渣華道熟食市場。或者已經是午市的尾聲,熟食市場內的食客已寥寥無幾。雖然協成粥品只佔市場內的一小角,但要找到他們也不大難。 我雖然姍姍來遲,但帶有家庭式經營味道的他們,仍熱切地招呼著我。我二話不說地要了一隻鹹肉糭,而粥店的大姐隨即慫恿我多點一碗皮蛋瘦肉粥,我亦順從之。 先來的是鹹肉糭,單從外觀已看見他們的糭子包得比較草率,雖然當中加了花生,但綠豆仁和糯米卻對半地瓜分整隻糭子,正常情況是先放部份糯米再放綠豆仁和餿料,最後以剩餘的糭米覆蓋,這樣才能做出均勻的口味,而且五香肥肉和鹹蛋黄的份量也太少了。整體味道雖不太差,但更遜於忠記粥品。 接著的皮蛋瘦肉粥也好不到哪裏,配料零碎,粥底也不見得獨到出色,只見滿滿的一大碗,份量蠻足夠的。 論水準這裏只屬一般水平,但結帳時才知道只花了二十五塊錢,在現今香港,這價錢隨時吃不到一碗魚蛋粉,而這裏卻一粥一糭,口味雖然一般,但對於基層大眾來說,這可能是一道既經濟又充實的餐單。

忠記粥品

端午節臨近,是吃糭子的時節。曾幾何時灣仔克街的「靠得住」有令人滿意的鹹肉糭,然而近來發現糭子的水準有點走樣。為了填補這份味蕾上的失落,只好嘗試在坊間尋找鹹肉糭的蹤影。 然而過程中發現香港的食肆大多不太重視糭子的日常銷售,一般都將其歸類為節日食品,和月餅、年糕無異。所以在這段日子裏不難找到糭子的身影,但多是酒樓、餅店推出的應節禮盒,要是在食桌上給熱騰騰地端上,相信就只有粥品店才能找到。 香港的粥品店不少,如果每間都來一隻糭子,未到三分一已經膽固醇爆錶,加上糭子並不是粥品店的主力,要找出重心店難免有點棘手。 這個時候想起了友人曾給我推介過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忠記粥品,說他們的生滾粥甚具水準,於是我決定死馬當活馬醫,看看他們的糭子有沒有生滾粥的水準。 香港雖然也有裝潢雅緻的粥品店,但一般的粥品店的對象多是草根階層,瀰漫著一股隨便氣味的反而是常態,忠記亦不例外。為免腸胃負擔過重,我沒有點他們馳名的生滾粥,只點了鹹肉糭和豆漿。 有前輩曾對我說,從前的鹹肉糭真的有鹹肉,並不是今天的五香肥肉。我沒有吃過他所說的真正鹹肉糭,但以五香肥肉包裹的鹹肉糭也挺好吃,而且糭子講求的是材料的平衡,五香肥肉、鹹蛋黄、綠豆仁、糯米,要有好的比例,包裹時讓材料平均分佈於糭葉內,那樣離好吃已不遠矣。 這裏的鹹肉糭算不過不失吧,五香肥肉和鹹蛋黄略嫌單薄,包裹功夫也稍欠仔細,導致外層糯米厚薄不均,綠豆仁的口感也不太細緻,水準只屬一般。 雖然找不到令人欣賞的鹹肉糭,但粥品店的出品或多或少都有點隨意,加上人家招牌寫著馳名生滾粥,我卻跳過他們的招牌去吃糭,所以沒有做成太大的失落,畢竟糭子的味道不太差,再喝杯清涼的豆漿,也頗感充實。

忠記咖啡屋

香港是個充滿活力的都市,換句話說是停不下來。跟不上的就會被淘汰,所以緬懷並不是香港人擅長的態度,那些老店、舊建築物被取代時的情感大多都會隨時間淡化。 這雖然有點無情,但大自然從來都是這樣運作的,只要基因裏頭仍藏有競爭的元素,時機一到又會東山再起。這種借屍還魂的運行模式,在香港的各行各業裏都不曾陌生,飲食業當然也不例外。 忠記咖啡屋躲在不顯眼的渣甸坊都應該有四十年,他們一直以服務街坊大眾為目標,直至舖位在租約上遇到瓶頸才告別這條細小的巷子。然而由結業至怡和街樓上舖重新開張其實花了不算太多的時日,未幾還在西灣河開起分店來。 忠記曾因那隱蔽的地理環境而贏得蛇竇之稱,現在身處大街大巷兼燈火通明,和時下流行的時尚茶餐廳其實沒太大分別。週末午後,已經進入下午茶的時段卻未吃午飯,我來到忠記咖啡屋的西灣河分店。在這個午飯和下午茶交界的時段,食客可會意想不到的多,但單槍匹馬的我,要找一個座位也不太難,只是我願不願意屈就稠密的空間而已。 據說這裏的海南雞飯是熱賣推介,但單從海南雞飯出發,我不大相信他們會做得比星馬餐廳的好,剛巧鄰桌又吃著一道別緻的籠仔蒸飯,詢問下這道原盅什菌蒸雞飯原來是午飯套餐列的其中一道,於是我便點了這個臨近尾聲的午餐。 一般來說在茶餐廳吃套餐,其風險相對較低,尤其是要應付眾多食客的繁忙時段。而這道什菌雞飯不但沒令人失望,而且還有點兒喜出望外。單從結構來看,似乎是在白飯上澆上調理過的什菌雞肉再蒸熱而成。無論如何,飯和配料都做得頗仔細,而且蒸雞鮮潤滋味,配上晶瑩的白飯,融和度與協調性都不錯,加上菇菌適當地釋放風味,增加欣賞的層次。美中不足是油下得太多,油膩的感覺在尾段有點失去制衡。 茶餐廳的套餐一般都比較簡單,一道主菜加一道餐飲便成了。雖然奶茶、咖啡是茶餐廳聖物,但我還是選了這道合掌瓜唐排湯來作解膩之用。 由一間咖啡屋演變成擁有分店的茶餐廳,究竟是進步還是失落,可謂見仁見智,然而如果沒有當初那結業的難關,忠記咖啡屋應該沒有今天的規模了。

大隻佬麵家

早年位於黑布街的龍記,因主理人龍哥退休而光榮結業。不知是否其大隻佬形象深入民心,還是身為龍哥弟弟的阿細哥滿懷雄心壯志,相隔大半年便在原址附近重啟他的麵檔生意,易名大隻佬麵家。 一直以來,龍記都是由龍哥三兄弟合力經營,如今新店由阿細哥牽頭,雖有還魂之態,但絕對不是借屍之作。大隻佬麵家開張已有一段日子,早欲光顧以示支持,奈何新張時期媒體多有報導,深怕人多的我只好將計劃延後。 由於龍哥和阿細都是玩健身的,縱使缺少了龍哥的身影,新店仍是以大隻佬形象作賣點,只是從前那些貼滿牆壁的大隻佬海報,換成細小的座枱飾物和招牌上的卡通公仔,加上店子的装潢新穎年青,從前那種如見老朋友的地道感覺已悄然遠去了。 緬懷龍記的歲月,仍是以吃慣的雲吞豉油王撈麵來為味蕾開路,這道撈麵雖然保持著往日的水準,只是光潔的桌面好像帶走了一點從前的味道。 而曾經欣賞的蠔油白菜仔,在失去摺枱摺凳的襯托下,彷彿也洩了真氣般。 當日約逗留了十多分鐘,沒看見阿細哥出現,只有三兄弟的其中一位座陣收銀機。不知不覺腦海便泛起從前龍記的光景和巷子的氣氛。耳目一新的裝潢彷彿觸碰不到老人家那奇怪而特殊的感觀系統,依樣的雲吞依樣的麵條,總覺得是從前的好。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書中何止 黄金 屋 近期香港除了股市炙熱外,另一個熱話應離不開政改了。無論你是"藍絲"還是"黃絲",我們都自覺是堅守理性和良知的一群,然而當讀過這本由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寫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一書後,仍然自覺"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話,這才算數呀。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內容簡介 道德之刃 凝聚人心亦使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造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於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我們的心智一分為二,理性的騎象人就是要服侍情緒的大象,騎象人為大象直覺噁心或神聖的事物編造出各種論據理由,從而做出道德判斷。什麼才是合乎正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與自由,組合成世上林林總總的道德母體。道德母體相近的人走在一起形成團體,我們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蜜蜂,為保蜂巢擊退入侵者,犧牲小我也在所不惜。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也帶來了戰爭、種族屠殺……。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得看不見事實。本書以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的最新研究結果,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想要瞭解自身、自身的侷限與潛力,那麼就先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道德主義,運用心理學的技巧,分析大家正在玩的這場遊戲。 大家都應該要自知,自己其實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作者簡介: Jonathan Haidt(強納森.海德特),現居紐約市,在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擔任倫理領導學教授。一九九二年獲得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即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之久。著有《象與騎象人》,並與人共同編輯《心盛:正向心理學與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好運印尼餐廳

中國人的賭性很重,內地人尤甚,從狂飆的內地股市蔓延至香港的交易市場,只是短短的數個月時間中港股市火熱雷動,以此創造出來的財富雖然虛幻,但正正是虛幻,人更需要將其納回實在和穩定的軌道上,所以近幾星期,心意都全放在資產佈局的籌策上,就連每星期一篇的飲食文章也差點忘卻了。 那天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到官塘,待工作完成後已經是下班的時候了。在私人資產價值躍升的鼓動下,決定找間食店好好犒賞自己,順便追回那緊絀的飲食文稿。 記憶中觀塘有間米芝蓮推介的印尼餐廳,在搜尋其所在地的同時,方知道這間位於通明街的好運印尼餐廳和觀塘最熱鬧的中心區是有點距離。當我推開滿有南亞風的裝飾大門後,眼前沒有出現華麗的裝潢,但簡約而不含糊的異國風情,讓人不會懷疑這裏的東南亞基因。 從網上搜尋有關這裏的推介,當中有沙爹串和印尼黃錦飯。由於看見這黃錦飯的材料也頗豐富,便沒有點沙爹串,改點了一杯珍多冰來潤潤喉頭。 從字面和實質觀感,這道黃錦飯和雜錦薑黃飯是一樣的,在印尼這是種在節慶時才會吃的豐富菜餚。這裏的材料除了薑黃飯外還有烤雞、炒豆角、肉鬆、混合了炒花生和魚乾的香脆、炸雞蛋和既不太像巴東也不太似咖哩的辣牛肉。雖然很欣賞這種配飯方法,而這裏亦做得不錯,但和印尼餐廳1968吃過的雜錦薑黃飯相比,無論在昧覺和口感層次上,這裏都有點不及。 這裏的黃錦飯其實不失禮,只是有點珠玉在前而已。最後以珍多冰來結尾也不錯,椰汁和椰糖的味道清甜潤喉,正好用來緩和牛肉的辣味,加上悅人眼目的綠色粉條,可謂有得飲又有得食。 雖然這裏的黃錦飯未算得上精彩,但縱觀餐廳的顧客群和附近一帶的居民,原來不乏南亞裔人士。對於服務坊眾的大眾化餐廳而言,這道黃錦飯無論在價格和品質上都算得上體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