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6的文章

周記茶餐廳

年多前,香港處於前所未有的混亂中,那時謠言四起,挑釁和傷害成為港人的日常三餐,波及的範圍可謂無遠弗屆,有時甚至令人摸不著頭腦。 位於香港仔的周記茶餐廳就曾捲入這類「無厘頭」風波中,幸好最後都平安無事。其實曾在香港仔工作多年的我,對周記茶餐廳並不陌生,但卻只幫襯過一次,皆因他們雖叫作茶餐廳,實質卻是間茶居。從前茶樓和酒樓是分開的,茶樓只供應熱茶和㸃心,所以只有早市和午市,而周記就是秉承著這傳統的小茶居,亦由於價廉物美,小小的店子經常都擠滿茶客。 某日途經西營盤水街,發現有間新開的食店,招牌同樣刻著周記茶餐廳的名號。為了探知當中究竟,決定上前細看。想不到果真是香港仔周記的分枝,主打的雖仍是中式點心,但茶餐廳的成份已經加強了,加上明麗新派的裝潢,走的是近年流行的點心茶餐廳路線。 不止於此,他們的招牌菜更是新穎的芝麻蝦多士和流心西多士,其風頭甚至蓋過他們拿手的點心,因此亦吸引了不少年青人。當天由於是週末,店外站滿等候入座的年青食客。抗拒輪候和人多的我,擇日再臨是必然的選擇,這策略雖然讓我成功躲過輪候的狀況,卻無法避開人多的局面。幸好單人匹馬對找座席有絕對的優勢,然而排得密密麻麻的食桌令環境顯得有點局促。 在這種環境下品嚐食物,除了速戰速決已經別無他法。於是我在蝦多士和西多士之間選了奶皇流心西多士,由於是下午茶的關係所以配了一杯熱奶茶。 西多士是即叫即做的,所以稍微等了一陣子。而這裏的西多士和年輕時經常在街邊茶檔吃的,在風格上稍微有點不同,兩者雖然同樣炸得金黄飽滿,但那種古早味的西多,在蛋液的份量上是比較多,而且蘸得比較粗獷,成品的表面帶點不規則的酥化。而這裏的西多做法比較精緻,主要著重於麵包能吸滿蛋汁,蛋味的表現較佳,口味亦較均勻。 我拿著刀叉在漂亮的西多表面開了個口,奶皇感動地從缺口流出來。可惜奶皇的份量過多,甜度亦有點過份,還有點鹹蛋黃混在其中,味道之強已經遠遠超出麵包所能承載的程度。雖然我不否認有重口味的食客,但我是將奶皇撥走後才能吃掉整片西多士,所以我實在無法認同這是一道像樣的招牌菜。 在失色的流心西多士下,奶茶顯得回天乏術。 無可否認,我是有點失望的,看來在設計菜式上,他們沒有注意食材的比重,只以併圖的方式來砌出新菜式。他們顯然是傳承派,並不是創新派,看來下次還是改吃鳳爪排骨飯比較化算。

COEDO~kyara

Test by:立 産地:日本 購買點:city'super 售價:30 特色:國際口味質量鑑定所(ITQI)三星級獎勵 後感:在淺琥珀的酒色中透著濃厚的熱帶果香味,有點像熱情果與大樹菠蘿的韻味。 喝下去沒想像的甘甜,清淡稀薄,頗為爽口,甘苦味雖不重,但在清淡的口感下頗突出。 整體感覺不俗,算是新穎的嘗試,坊間的啤酒喝多了,來一支這啤酒也著實有驚喜。 回味美食:唐揚炸雞

馬家莊清真館

某天老媽忽然說想吃九龍城牛肉餅,然而此家牛肉餅我已在多年前吃過,當中的滋味確實不錯,但仍未能讓我產生重臨的慾望。為難之際想起了深水埗的馬家莊请真館,與九龍城牛肉餅的名氣相比,馬家莊總有點後起之秀的感覺,然而兩者皆以餡餅聞名,如此這般就不必要到九龍城也可吃到牛肉餅了。 如果邀請印度和巴西貧民區的人來深水埗一逛,他們或者會以為自己來到的是天堂。所以將深水埗視為香港的貧民區,對我來說是有點商榷,單看在這一帶出現的多樣性和活力,已經是其他區份難以找到的。 雖然馬家莊位於深水埗,但其位置其實是靠近太子地鐵站那方。旺角的旺和深水埗的旺有著風格上的分別,夾在中間的太子是緩衝,而馬家莊所處的一帶就有點鹹淡水交界的味道,但別小看這種定位上的模糊,當中可有著不少有趣的食肆。 馬家莊除了餡餅聞名,其咖哩也是為人稱頌的。當我正為咖哩和餡餅而躊躇之時,店員爽快地建議我兩者同點,並解開我對份量的擔憂,於是一道咖哩羊腩飯和牛肉餡餅便成為我的午餐。 先來的是咖哩羊腩飯,店員所言非虛,其份量的確不多,如果來個青年壯漢,相信可以連吃兩碟。然而份量和味道是沒有直接關係的,這道咖哩,香、鮮、小辣,香料的位置恰到好處,適度展現出韻味,加上沒有刻意追加調味,讓羊肉的味道有足夠的空間發揮,雖然肉塊略見零碎,但無礙滋味的發揮,配上白飯更是一絕,對我來說其咖哩體驗更勝佐敦的亞龍咖哩。 接著是牛肉餅出場的時候,雖然份量仍一貫的細小,但皮薄汁多,餅皮沒有收結的突兀感,牛肉的風味自然不做作,主要是調味上拿捏得好,沒有搶過肉味的發揮,個人認為他比九龍城的還要好吃。 這裏的份量雖然小,但在料理上卻令我甚為滿意,在如獲至寶的情況下,不忘多買兩件外帶的餡餅來孝敬家中老媽,雖然老媽吃得滿有滋味,但奉勸各位,這餡餅還是現吃的最好。

阿桂老友粉

中國地大物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完全領會當中的恩賜和滋養,相信窮一生也未能做到,品嘗當地美食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流過舌尖的味道仍可讓心領神會的人勾勒出一幅味覺風景圖。 廣西以秀麗山水見稱,亦是小數民族的聚居地,首府南寧有一道與螺螄粉齊名的著名小食,深受廣西人喜愛,這道名叫老友粉的麵食所以出現源於一次偶然,據說南寧有位食店老闆,因有位老食客患上感冒而食欲不佳,很想吃些開胃食品,於是老闆便精製了一碗熱麵條,老食客嘗後為之一振,通體舒泰,很是感激,便問這是什麼麵,老闆答:「老友麵」,即老朋友喜愛的麵食。 老友粉是由老友麵演化出來,但基調仍是以蒜末、豆豉、辣椒、酸笋、肉片所調理出的酸辣鹹香。要吃到這種地道風味美食不一定要到廣西,香港的馬鞍山就有間叫名阿桂老友粉的店子,可惜馬鞍山對我來說是有點遠,幸好他們在觀塘剛開了分店,於我那位於柴灣的辦公室相距不算遠,於是我在某個週末的下午,特意前往拜訪這碗廣西名物。 那天下著毛毛雨,而觀塘的重建步伐令這一帶增添了點點荒涼的氣息,我繞過了一片工地,轉到了康寧道再往上走,兩旁的店舖沒被重建的荒涼渲染,總算尋回一點屬於社區的生活氣息,而阿桂老友粉就在其中。 這裏和一般的雲南米線店差不多,畢竟雲南和廣西相鄰,對酸辣口味同樣鍾情,甚至有點難以區分兩者之別,然而眼前這碗老友粉卻亳不含糊地呈現著獨特風味。 小食的可塑性強,又沒有傳統包袱,各師各法的情況普遍,然而一碗老友粉離不開酸辣、豆豉和肉片,而這裏亦將這個基本做得到位,只是當中的酸味由酸菜取代了酸笋,欠缺了我喜歡的迷人味道,然而以蕃茄作配,令到酸味多了一點纖細,以此為軸所調理出來的酸味,給我一點清新的感覺。但最令人覺得有趣的地方是酸辣和豆豉的鹹鮮相撞出來的曖昧,味道上明明是有點不協調,最終又變得調和起來。這種既撲朔迷離又滋味適口的味覺體驗確是新奇有趣。 尾後以一杯簡單的檸蜜來輕潤喉頭,雖然是有點千篇一律,但也算得上舒服。 這碗廣西老友粉果真風格獨特,我不敢說他能夠取悅多數港人,但未嘗過這種有趣的味道,人生可能會有點遺憾。

怡景群記爽腩店

若要說香港的牛腩粉麵店,首推歌賦街的九記,之後有天后站的大利和華姐,前者已位列仙班,根本沒有衝出歌賦街的諗頭,隨後二者均曾嘗試擴大版圖,可惜都未如理想。前路看似崎嶇但無阻牛腩粉麵店在香港的發展,眾多後起之秀中,怡景群記爽腩店算是最進取。 如果他們的分店不是開到柴灣來,我其實並末留意到他們的品牌,當然他們舉行的試業優惠是功不可沒,以超值的價錢售出自家出品的牛腩麵,加上限量推出,群記這個名號登時在該區響亮起來。 以我的性格當然不會和公公婆婆擠,而是等他的優惠期過後兼熱潮退下來時才光顧。店內感覺不到那種以主理人作品牌號召的味道,反而有點連鎖經營店的氣氛,而乾淨明亮的環境則和一般粉麵店沒有很大的差異。 一般來說,到清湯腩店吃牛腩,甚少點爽腩之類的特殊部位,因為我認為如果未能將一般的腩位料理得好,其他較優質的部位縱使做得出色也不見得是功夫。但今次有點不一樣,人家打正名號說自己是爽腩店,不嘗嘗他們的爽腩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於是我便點了碗爽腩河。 所謂的爽腩是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是帶筋膜而脂肪較少的位置,賣相雖然略見零碎,但由於量少而口感佳,價錢比一般的坑腩高,這裏的亦不例外,但仍屬可接受範圍。湯底屬清湯類型,而味道則純和厚實,對河粉有足夠的承托力。爽腩帶嚼勁而且牛肉風味細緻,由於肉質纖維較短,沒有塞牙縫的煩惱。湯河中還附帶一小塊白蘿蔔,雖屬點綴但有點不經意地令到整碗湯河變得全面起來。 整體來說,這裏的爽腩河水準不俗,亦頗令人回味,而且餐廳定位清晰,出品上既不是單天保至尊,也不會令人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加上集團式的推廣手法,如果水準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水平,相信他日或許能夠造就一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