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6的文章

永合成(西環)

在西環重遇曾位於堅道的京香餃不久,又在附近碰見以麵包爐煲仔飯聞名的永合成,起初還以為他們在西環開分店,誰知他們的上環本店原來已經關門了。 有見及此,本有為其新店助興的諗頭,然而永合成的營業時間上於下午四時,亦不會在公眾假期營業,所以要吃他們的煲仔飯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配合。 一般性的公眾假期是無法拜會永合成,但自選的年度有薪假期就沒有這個不便了,於是我借著大假的方便特意抽時間到西環走一轉,然而磨磨磳蹭的我,還是弄到下午三時才到達人家的店前,而人家已開始為店面進行清潔,可幸店內大姐說煲仔飯仍在供應中,所以我一個人便獨佔了這間簡潔的永合成。 生怕阻礙別人收工的我,碰上殷勤的大姐,在我對著餐牌考慮的同時,亦不忘提醒我還有田雞飯可供選擇。如果店子仍在上環,這個時段中的田雞飯早就沽清了,此時此刻,如此難得的機會我怎會錯過。於是一個田雞煲仔飯再加一個細例湯,便成了我的午餐了。 因為是即叫即做,要吃新鮮熱辣的煲仔飯是需要一點耐性,然而在這種近乎包場的環境中等待,對我來說根本就是種享受。隨著那冒煙的煲仔飯端到我的面前,那份久違了的感動已激活了我的味蕾。這裏的煲仔飯基本上是不需要添加醬油的,白飯本身已被調理出自然的滋味。而所謂的田雞亦即是青蛙,雖然仍有人對此抗拒,但其肉味果真和雞肉相似,而且更見嫩滑。這裏以大量薑蔥爆炒,不但有助香味提升,蔥絲煮出來的甜味更豐富了滋味。 煲仔飯至此已令我大快朵頤,誰知吃到尾段竟然發現煲底有從前少見的飯焦,隨即貪婪地將其鏟出來,飯焦香脆微焦,妙。 由白飯到田雞,尾段再來個飯焦,堪稱完美地展現煲仔飯的魅力,如果配合寒冬時節,就更加令人有幸福的感覺。 煲仔飯妙,例湯也不賴。一道青紅蘿蔔豬骨湯,濃郁滋味,只不過珠玉在前,湯品那撲實的美彷彿被搶了風頭。 煲仔飯是香港其中一種特色美食,好吃的也不止永合成,但當中不乏一些既要排隊又要擠著吃的名店,折騰一番才吃到一窩煲仔飯,縱然味美也已打折扣,何不找間舒舒服服的,那才算得上十足享受。

牛芳百世

尖沙咀這個遊客區的老大哥,經歷過幾代變遷,由從前的日本遊客到今天的內地遊客,在如何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在在體現出香港人的靈活和貼心。所以在這小小區塊,幾乎可以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不過價錢可能未見大眾化,而且不是所有食肆都適合單獨進餐,所以十之有九,我都是快餐店常客。 那天我和往常般到尖沙咀工作,打算在午市尾聲才到附近的快餐店午膳,誰知在途經金馬倫道期間,遇見一間以牛腩作賣點的專門食店。這間名叫年芳百世的食肆,裝潢上很是型格,而且店名也改得有趣,其實早在他開張時我已有留意,奈何每次經過,裏頭都擠滿食客,久而久之就忘記了他的存在,這次路經不單重喚當天那份注意,也讓我發現裏頭有足量的座位給我舒服地吃個午飯。 此店標榜以本地牛入饌,即日屠宰,絕非冰鮮牛肉。鎮店之寶有金牌崩沙腩丶招牌極爽腩和極品牛坑腩,全都是限量供應。雖然還未到下午二時,三寶卻早已沽清。無緣品嚐之下,只剩他們的秘製咖哩好像有點看頭,於是我點了個咖哩年腩,而這道料理配飯或麵均可,但店長給我建議,說薄餅也是個好選擇,於是我就點了個咖哩牛腩配薄餅,另外為了平衡這頓高卡紅肉盛宴,我再添多一客油菜心。 咖哩牛腩和薄餌分上,雖不見精心裝盤,但咖哩的香氣頗動人。我先嚐口咖哩,只香不辣帶微酸,豐郁的滋味令人受落,唯風格上未見突出,未能讓人留下鮮明的印象。牛腩逆紋切為薄片,肉質更見軟腍,泡在咖哩當中有助緩和牛肉的騷,亦有效提升滋味,令牛肉的味道有不俗的發揮。 薄餅是半製成品,和超市的冷藏品如出一轍,特色是欠奉,但配上咖哩和牛暔,既平衡滋味也豐富了口感,雖不什起眼,仍擔當著很好的角色。 滿口滋味過後,這道油菜既可清清味蕾,也可平衡心中的罪惡感。 這裏的秘製咖哩算不上獨到,但和牛腩合奏起來的滋味也令人相當受落。只是店長似乎是服務業的初哥,口若懸河的他,一時在教訓下線店員,一時又指指點點,頗影響客人的進食雅興,是為美中不足之處。

泰皇(泰國菜館)

在香港有種叫作收視保證的講法,即電視台的皇牌節目。從前這冠冕是屬於週一至週五的三線劇集,但時移勢易,曾在媒體上聽過某些資深人士說,現在那些暢談飲食的節目才有收視保證。 我不會懷疑這講法,因為我也是當中的支持者。早前在某飲食節目中得知荃灣有個鱟地坊的地方,於是借著工作的便利特意去逛一逛,原先以為那裏有許多食肆聚集,誰知除了節且中介紹過的幾檔小食外,其他的都是些售賣日用品的攤販,由於不是為日用品而來,難免有點掃興。 不得要領下,便打算到客户樓下的快餐店用膳,然而在路過河背街的期間,看見一間不甚起眼的泰國菜館。這間名叫泰皇的食店,名字格外的霸氣,但裝潢上有點晦暗,貼在門外的午市飯餐也未見特色,但見價錢合理,加上饑腸轆轆,來個泰式風味菜也不是壞事。 店內的裝潢有點舊,但仍透著些泰式風情。當我坐下後才發現,除了桌面上那張午市套餐咭紙外,就沒有其他餐牌了。另一方面牆上卻貼著一些燒烤海鮮的類目,看來這裏主打的是晚市,而且以烤海鮮為其招牌菜。 我由踏進餐廳之先,簡單地吃個午飯的念頭就沒改變過,在沒有什麼失望的感覺下挑了個名叫泰式腩肉炒芥蘭的飯款。約一盞茶的時間,這道泰式年市碟頭飯便端到我的面前。論調味,是以魚露為基調的典型泰式風味,雖談不上驚喜,但協調性好,無論對應著爽口的芥蘭,還是所謂的腩肉,也顯得滋味適口,下飯這方面當然不在話下,只是腩肉方面似乎用了咸肉作代替,雖然調味上截然不同,但結構上和新明華苑吃過的涼瓜咸肉飯有點相似。 飽飯過後,來一杯跟餐的凍檸茶,在沒有青檸梳打的情況下,感覺更茶餐廳。其實知道他們以烤海鮮作主打後,已經明白這裏應該以晚市為主,至於年市飯餐,可能只是一種填充。

南北小館

很久沒來葵涌的大連排道,只因從前在此區的客户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沉寂,可能是經營問題,也可能是市道問題。但無論如何,在没有工作上的需要下,加上這一帶亦不是交通樞紐,自然少有踏足此區。 然而這個傳統工業區想不到也開始改變起來,原本只有貨車出入的大連排道,平白多了楝名叫九龍貿易中心的高級商廈,這也讓我多了個來這裏的誘因。這楝商廈不單鶴立雞群,內裏還有個小商場,食肆和日用品都一應俱全,頗有小社區的味道。 從客户所屬的樓層離開,再四處了解這楝新穎商廈,離開時差不多已過了午飯的時段。我沒打算在這裏解決我的午餐,反而想起從前去過的工廈食堂,還有那裏的廉宜下午茶餐。誰知簡樸的飯堂沒有了,原址竟然變了一間氣派小館。 小心,這館子名叫南北小館,和南小館只差個字,兩者相信無關,然而在悉心的裝潢下,館子顯得頗具格調,和身處的工業大廈形成有趣的對比。 境況如此,便宜的下午茶餐已經無緣,來個優雅的南北點心,可能更貼現實。於是走進去找了個座位,看著他㥃放在桌面的菜牌,才知他們的午市套餐仍在供應中,所以就點了一個麻婆豆腐客飯。 約一盞茶的時間,這道賣相不俗的麻婆豆腐便端到我的面前。麻婆豆腐是道下飯好菜,二話不說便加了一杓在白飯上,誰知味道和傳統的有點出入,屬於豆瓣醬和油脂的滋味不見突出,反而夾雜了些外來味道,花椒更是不用說,味道上感覺有點走調。在品嚐過程中,我發現裏頭有點類似小蝦乾之類的東西,我懷疑他們加了xo醬。平心而論,味道不算差,但有港化的感覺。 裝潢雅緻,又冠以南北小館之名,你不會懷疑其川滬館子的身份,然而縱使吃著麻婆豆腐和喝著豆漿,裏頭彷彿都夾雜著些港化的感覺。老實說,如果是從前的工廈飯堂,這點點瑕疵我是不會介意的,但館子的包裝確實令人有點期待,與此同時亦難免會令人有點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