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台灣郎

無論是世界盃足球賽,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然都是全球矚目的世界盛事,可惜體育並不是我杯茶。不過今年在南韓舉辦的平昌冬季奧運會卻有點例外,我看的當然不是運動員,而是南韓如何在特殊的情況下邀請北韓參加這次體育盛事。 有點意想不到的是北韓派了高規格的大使團到南韓來,兩韓更擺出一副和平與統一的友好姿態,雖然不少人都認為這只是場政治秀,但從大韓民族而言,兩韓統一可能會令韓國變得更強大也說不定。 雖然美國並不承認,但北韓的確是個核武國家,而南韓則有繁榮的經濟,如果兩者二合為一,那就具備了一個大國的基本條件。對於一個千百年來都受人欺負的民族而言,是難以想象的國力井噴。 不過兩韓統一始終有點天方夜譚,當中的困難亦不是我這個「路人甲」能夠理解,我擅長的只是胡吹而已。 胡吹多了,最好找個地方來補充體力,碰巧在西營盤經過一間新開張的台灣食店,於是人就走進裏頭。 這間名叫 台灣郎 的食店原來是分店來,當日我要了個自選套餐,美其名有前菜、主菜和飯類,但其實和茶餐廳裏的二加一選餐差不多。 前菜我選了山葵燒汁雜菌,菌味足,但山葵的位置很弱。主菜選了鹽酥雞,雞肉切得很細小,味道正常。飯類選了新竹米粉,在清湯米粉上加幾片貢丸和墨丸,還有點點醃菜。餐飲是桂圓茶。 套餐讓人感覺普通,吃不壞人,留不下印象。不過吃點東西,喝點飲料,胡思亂想一番,也覺舒服。

椰子閣

由於近年時有踏足土瓜灣,對於這間名叫 椰子閣 的餐廳其實並不陌生,不過此店其貌不揚,所以每次都過門而不入。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探聽到這裏的店東原是海南文昌人,其海南文昌雞最為正宗,而且深受鄉里歡迎云云。 有見及此,加上農曆年假前要多預備稿件,所以決定到裏頭嚐一嚐正宗海南文昌雞是哪個模樣。 老實說,無論內外裝潢,此店都給人一種殘舊和脫節的感覺,第一印象不太好,不過人已來到,總不能轉身就走,於是隨意挑了個座位。 文昌雞飯是要定的,但也不忘看看他們的餐牌,從菜式的類型來看,是典型的茶餐廳樣式,當中有加插些泰式料理,而雞料理則是眾多菜式中的一環而已。 回說這道文昌雞套餐,除了文昌雞外,還配送油飯、例湯、青菜和餐飲。我二話不說,先嚐一口文昌雞。據說這裏用的都是走地雞,毎日由海南經深圳運過來,不過我對雞的認識膚淺,分不出走地雞和舍雞的分別,只知此雞的油脂不算豐,雞味適中,肉質未見特別嫩滑,反而有點耐嚼,不知是肉質上的問題還是煮得太老。 至於油飯,油潤味鮮,最為吸引。例湯和青菜都是普普通通的,餐茶也不例外。 雖然這個文昌雞飯套餐並不算吸引,但就價格而言,也算得上平易近人,畢竟此店聲名也不算響,無論是文昌雞也好,泰式海南雞也好,本質上都只是間服務街坊的普通茶餐廳而已。

十二味貴陽牛肉粉

人總有偏見,我亦不例外,有時這種偏見甚至牽連到一些中性的數目字上,例如「十二」這個中國數字。追本溯源,只因我甚討厭某男藝人,他主持的十二什麼風味的節目卻偏偏爆紅,弄得坊間的食店也忙著將名字和十二來攀點關係,就好像這間位於銅鑼灣謝斐道的 十二味貴陽牛肉粉 般,單看十二這個數字,已經讓人聯想到那張討厭的臉孔。 如果年輕三十年,我的偏見可以極度執拗,不過變成了大叔後,竟然比年輕時融通多了,加上渴稿的情況仍然嚴峻,那十二不十二,已經不重要了。 那天在網上查過,此店並沒有午休時段,人便施施然地踏步而來。只見一個一分為二的舖子,狀甚架勢,以為自已摸錯門口,原來這個兄弟舖一邊是賣火鍋的,另一邊是賣牛肉粉的,於是人就走進裏頭。 週末下午三時,天色略帶陰冷,店內只有兩三桌客,裝潢上刻意營造出鄉土風情的感覺,環境亦算骨緻舒服。 據說貴陽人對這道牛肉粉甚是鍾愛,亦發展出很多不同的風味,如清湯、紅燒、黃燜、泡椒……等等,而這裏賣的大致分兩種口味,紅燒和清燉。正當我考慮著如何二選其一之際,卻給我發現這道全家福牛肉粉。從名字來看,這碗粉似乎包含很多元素,加上名字旁的推介符號,選擇頓時變得簡單起來。 雖然這道全家福牛肉粉售價不低,但份量卻彌補這一點。一口滿滿的大瓷碗內,有牛腱、牛肚、豆干、牛筋、蛋、酸菜……等等。陣容鼎盛之餘,也不可忘記湯底,雖知道貴陽牛肉粉的精髓就在湯底。想不到這口湯的牛肉味相當濃郁,加上香料的輔佐,令味道更見結實和豐富。至於配料的牛腱,鬆化味濃,牛筋則軟滑,而牛肚和豆干的外貌雖有點破布的感覺,但風味地道,絕對不是香港慣常吃到的那種白面書生。半顆鹵水蛋有點中規中矩,反而酸菜醒胃過癮,在不影響湯底中的基調牛肉味之下,這點輕酸微辣,讓整個味兒都活起來。 吃到這裏差一點忘記了碗中的粗米粉,此米粉有點像米線,軟滑中性,在湯底的帶動下搖身一變而成美人。不過面對著美人,小弟實在無福消受。不是美人不夠美,而是年紀大了,如此份量根本吃不消,無奈地剩下半碗粉來。眼見自己如此冷落伊人,實在深感罪過。

軟橋米苔目餐廳

或者是「隔籬飯香」的心態,總覺得香港的小吃比東南亞地區的遜色。其實我並不認為香港的飲食文化低,只怪香港是個功利的彈丸之地,小吃快來快走,沒幾樣能夠得到本土化的發酵,所以感覺上,香港的小吃都是人家的。 其實在眾多東南亞的小吃裏,有多少是沒有中國飲食文化的影子。不過人家有足夠時間在當地扎根,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份帶有當地氣息的獨特美食。就好像客家人的「老鼠粉」,在香港就叫「銀針粉」,到了馬來西亞就喚作「米篩目」,去到台灣就叫「米苔目」。然而香港的銀針粉幾近絕跡,反而台灣的米苔目卻成了當地的著名小吃。 要吃米苔目不一定要到台灣,深水埗鴨寮街就有一間名叫 軟橋米苔目餐廳 ,據說他們賣的米苔目,是毎天手製的新鮮貨,賣完即止。 這天我特意跑到鴨寮街,被重重電子零件舖包圍著的這家小店,頗見隱蔽,稍不留神就會走過頭,皆因此店的外觀和香港的粉麵店其實沒太大的分別。 今天目標明確,米苔目是要定的,不過配料方面就有十數款,情況和車仔麵沒有兩樣。正當躊躇之際,碰巧單張上有豬潤(肝)併鴨肉的米苔目推介,於是我就要了一碗,另多點個Q彈豆腐作小吃。 過了不一會,一碗看噴噴的米苔目就端到我的面前,這米苔目和我兒時吃過的銀針粉完全是兩碼子的事。它有點像米線,形態較短小,屬於米的風味卻比較强,附帶的寡淡感亦較明顯。如此這般,湯底的表現便舉足輕重了。可幸這豬骨湯底也不賴,滋味調和,濃而不膩。妙在與豬潤同煮,豬潤的味道混和於湯底,令味道更見豐富。而鴨肉則帶點點酒香,整體配合得宜,頗感不俗。 Q彈豆腐這道小吃確實Q彈有趣,不過此品應該不是純大豆製品,或者是滲入少許魚肉之類的食材。但無論如何,食味和口感都惹人歡喜,加上點點味粉作提味,其他的已經不重要了。 我未吃過台灣的米苔目,不知道這裏的口味地道與否。不過以味論味,這碗米苔目也稱得上滋味,而且一程地鐵就能品嚐,實在化算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