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很少會重複談論同一間食肆,但大伙兒飯聚和獨個兒品嚐,菜式的種類和口味都有很大的伸延空間,於是帶點責無旁貸地再寫一篇有關梅花邨小館的文章。 下午七時半,大伙兒齊集於北角七姊妹道,想不到這裏的晚飯時段會座無虛席,幸好友人早已訂檯,要不然可要站在門外吃北風了。 前菜的鹹酸菜主要由調味料和糖精帶動,單從味道而言是可以的,但欣賞度明顯欠奉。 鹵水併盤是這裏的招牌菜,當天我們要了個大的。說明是併盤自然是樣樣有點吧,豬耳、豬大腸、墨魚、紅腸、豆腐、雞蛋……等,但最令我欣賞的是他們的鹵水汁,味道自然到位,恰好帶動出食材的本味,而香料的位置調配得剛好,令整道菜的欣賞度有所提高,令人留下印象。 蜜餞梅花骨,此菜名和店名有幾分相似,不知純粹是菜餚名稱?還是本店的招牌菜?無論如何這道香甜適口的肋骨條稱得上滋味誘人,帶點果香的同時肋條亦見柔嫩,不錯。 芥蘭啫啫煲,鹹鮮惹味,加上熱騰騰的窩子,無不吸引,只是芥蘭菜的素質稍見不足,要不然就更好了。 潮州粥和廣東粥的分別主要在於粥底,在梗米未充份煮化的情況下,潮州粥有點像煮過的泡飯。由於表現手法有異,品嘗的角度亦和廣東粥不同。潮州粥是水米分離的,米的精華都煮進水裏去,熱呼呼的米水既有米香亦感暖胃,剩下的糜有質感可飽肚,某程度是節約版的白米飯,所以潮州粥首重米香,再加點鹹菜花生便天衣無縫。在這基調上加入紫菜、蠔仔、肉碎同煮,就成了紫菜蠔仔肉碎粥了,當中的滋味自然無可否定,只是和潮州粥的原始風味相去已遠矣。 朋友對這一道炸大腸有點微言,其實是懷念街邊炸大腸的滋味,那是借用九轉大腸的腸套腸方法來製作的炸大腸,在質感和滋味上確是較豐滿的,但沒有這重手續的也不見得失禮,畢竟輕酌淺嘗有時更能感受當中妙處。 沙爹牛河對我來說是老友重聚,但仍然叫人欣賞。 雞蛋蠔煎裏頭加了番薯粉,這是傳統的做法,口感有趣曖昧。潮州老友不忘叮囑座上客,吃蠔煎要沾點魚露,果真有意想不到的提昇。 這裏的蒸烏頭可配多種配料,豉汁、酸梅、檸檬,純粹個人喜好。那天我們選了用檸檬蒸,全因店員的推介。配料的作用某程度是驅除烏頭的異味,傳統上慣用醃製的鹹檸檬,當中那點陳舊的醃製味道可以是一種風味,但其實有點蹩腳,雖然檸檬的味道和肥美的魚油有很好的平衡作用,但如果用上清新的鮮檸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