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9的文章

蘭香園

近年香港流行冰室食肆,什麼香港、九龍、新界冰室,乜記物記冰室,一間接著一間地出現,氣勢甚至有點蓋過茶餐廳,只怪冰室的架構相對容易複製,一個茶水部,一個簡單的廚房,完全放棄了炒粉麵和小菜類,五花八門的菜式濃縮到雞蛋和牛奶身上,連小學生也能處理的典型套餐,完全體現了「麥兜」卡通裏的午餐、特餐、常餐的經典橋段,以一種別緻的手法塑造香港獨有的 all day breakfast 。 無論是遊客或是香港人,對這類冰室都趨之若鶩,但從前的港人不乏有識之士,冠名也頗有文化素養,好像中環著名的茶檔蘭芳園和勝香園般,芳、香、園,用字何等優雅,讓奶茶這飲品平添幾分態度。 位於牛頭角的 蘭香園 ,名字雖然相近,但與前兩者都毫無關係,它只是一間服務社區的典型茶餐廳。話雖如此,但從店舖的外觀和菜式的陳述,也可以看出店主對經營有一定的用心。 要體驗當中的風味,當然是向晚市或小菜類埋手,然而像我這種路過的午市飯客,自然著眼於午餐的選項。雖然午餐一般都有著量產的成份,但在眾多選項中,總會夾雜一點巧手的項目,好像那天我點的XO醬窩筍豬頸肉飯,就有點小菜的味道。 XO醬鮮香惹味,窩筍本味淡,在XO醬的扶持下味道隨即結實起來,加上本身爽脆的口感,頗感舒服。豬頸肉不是我喜歡的食材,肉質和甘香度都不很鮮明,但料理後有一定的改善和提升,整體味道掌握得很好,配白飯也妙,只略嫌鑊氣不夠。 例湯是紅蘿蔔玉米黃瓜赤小豆煲豬踭。輕嚐一口已覺足料,紅蘿蔔和玉米的甜味相當濃郁,幾乎將黃瓜的寡淡完全覆,真材實料,令人回味。 所謂鹹魚青菜各有所好,雖然那些新潮冰室非常受歡迎,經常看見門外聚集著等候入座的人群,但對我來說,還是喜歡這類名不見經傳的茶餐廳。

薩莉亞意式餐廳

薩莉亞意式餐廳雖然已經在香港經營了好些年頭,雖算不上大行其道,但也開了不少分店。從經營模式和菜單設計上隱約帶點港式的影子,誰知這原來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連鎖飲食集團品牌。 這發現著實令我有點意外,一般來說,日本的飲食企業都很著重裝潢、形象,雖然薩莉亞並不是間污糟邋遢的餐廳,但相對於格調而言就欠了點日式食肆獨有的形格。 位於土瓜灣的昇御商場是個非常細小的商場,自從這裏的書店被幼兒園取代後,我已經少有踏足這裏,偶爾都只是來借用一下洗手間而已。那天我亦因如此而踏足這裏,本沒打算逗留,卻忽發奇想,位於上層的 薩莉亞餐廳 應該可以成為下一期飲食文章的題材,於是人就登上上層去。 由於不是繁忙時段,寬廣的場地顯得格外清靜,某程度是向我發出最熱烈的歡迎。餐廳裝潢整潔,西洋的風格和香港一些意式連鎖餐廳有點相近,食物以意粉和薄餅為主,也有些口味上比較大眾化的扒餐供應,整體離不開西洋的氣息,但感覺仍是有點地道。 或者是中國人的關係,午餐吃薄餅總覺得怪怪的,反而來一碟意粉更來得順理成章。於是我要了一客黑松露野菌忌廉意大利粉,另加一個包含粟米忌廉湯和田園沙律的配套選項。 先來的是田園沙律,簡單的沙律菜配搭兩顆車厘茄,澆上最典型的沙律汁,基本又簡單,但蔬菜清甜爽脆,加上冰鎮的涼快感,竟令人眼前一亮。 粟米忌廉湯見用心,湯汁濃稠、口感滑順。美中不足的是,玉米的甜味過份突出,雖然充滿風味,但味道上已接近甜品了,協調上亦欠深度。 黒松露野菌意大利粉同樣簡樸直接,看不見有什麼花招,不過忌廉汁鮮香滑順,配上略帶嚼勁的意粉,典型中見精緻,加上野菌在當中發揮著適當的香氣,讓整道料理表現得深層和格調。 綜合來說,這裏的出品雖然隱約看到一些無形的規範,但在規範中仍看得見美。雖然這份美不會令人嘆為觀止,但能夠做到讓人舒服的感覺已經很足夠。

如富上海麵

對某部份人而言,滿佈閉路電視的城市,是對個人自由的一種侵擾,但對我來說,卻是城市裏的一種穩定的支持。 早陣子,因為大意的關係,將公司的文件遺留在港鐵的香港站內,直至人去到葵興的客户門前,才驚覺文件不見了。匆匆地走回港鐵站,找站內的職員聯繫,幾經轉折,終於在港鐵職員的努力下尋回文件。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偶爾的遺失並不算什麼特別事,不過如果在十多年前,同樣在交通工具內遺失物品,無論物品價值與否,十之有九都找不回。只因拿了也沒有人知,縱使路不拾遺是犯法事,仍有「地上拾到寶,問天問地攞唔到。」這句順口溜。現在到處都是閉路電視,順手牽羊,隨時手尾好長。當然這法則只運行在閉路電視覆蓋的範圍內,但相信就是這效應,我的文件才順利回到我的手裏。 雖然補回自己的過失,但時間無可避免地多花了,為減輕所帶來的影響,只好在地鐵站附近的葵涌中心吃午飯。 自從上次發現這裏有很多食肆後,再次來到的我,已經沒有當天的驚嘆。走進中心後,便直接鑽到 如富上海麵館 裏頭。 顧名思義,這是間上海麵館。店子不太大,走的是大眾化地道的路線,但麵、飯、小菜,也有供應。那天我要了個排骨擔擔麵,這裏的擔擔麵有兩種口味,分別是麻醬味和麻辣味,而我要了比較傳統的後者。 雖然排骨和擔擔麵是分開上的,但賣相還是比較粗獷,炸豬扒的味道沒什麼大問題,但料理的風格顯然是大開大合,不拘小節的套路。而擔擔麵則放了點肉末和榨菜,份量不算多但感覺傳統。至於麻辣味湯底不算強烈,然而愈吃愈感有趣。 臨離開時,小小的店鋪內竟傳來生日歌,原來店內有員工生日,四、五位店員(應該包括店主在內)正為她祝賀而切起生日蛋糕來。如此小店竟有如此現象,著實少見。老實說,這裏的擔擔麵不算出眾,但風味和口味算是到位,然而在這份人情味的包圍下,讓普通的料理也多添一份暖意來。

鮮粉人家

那天人來到新蒲崗,在經過新蒲崗廣場的時候,看見經常擠滿人的鮮粉人家竟然有空座位,隨即看看腕錶,原來午飯時間早已過,難怪出現如此景象。 鮮粉人家 在新蒲崗應該有兩間店,其中一間好像是吃火鍋、烤魚似的。這間位於新蒲崗廣場的,主要是吃粉麵的,店子比較細,為數不多的食桌也排得擠擠的,有很強的侷促感,不過以吃一碗粉麵所需的時間,也不算太過份。 他們賣的是湘川風味菜,粉麵亦離不䦕麻辣、酸辣、米線、薯粉……等。我見他們標示著自製薯粉幾個字,於是便決定嘗一嘗他們的重慶酸辣粉,至於配料方面則選了魚腐、滷蛋和牛腱。 有點令我意外的是,這間平時擠滿食客的店子,其出品卻給人點點平庸的感覺。先是溫度有點不夠勁,雖不至冷涼,但那種半溫的感覺無法挑旺我的食慾。當中的酸辣味道算是到位,但香料的位置顯得有點模糊,少了一份提昇感。魚腐、滷蛋和牛腱都見正常,但雖泡在湯汁裏,味道卻各自走向,令整碗酸辣粉的味道呈現一種散亂的感覺。唯一令人留下印象的是薯粉的軟糯。 煮的人不用心,吃的人自然也提不起勁,草草吃完後便結帳離開。

LIS Cafe

由於是製造業的關係,公司放的農曆年假一般都比較長,但今年卻有點例外,只因年初一、二、三,剛卡在一星期的中央,因此今年的假期比從前提前了一點結束。 假期對我來說意義不怎樣大,然而對上班也不見得特別鍾情,不過能夠回復勞動,身子和心境也額外帶點積極性。只是節日效應未減,同事們那股出外用膳的興頭很容易被挑旺。 自從製造業北移,黃竹坑便由一個鼎盛的工業區逐漸變成一個破落的工業區,直至地鐵通車,這破落之地又悄悄地變成一個商業區。不過縱使時尚的商業大厦不斷地在這地區矗立,周邊配套還是未能跟上來,單是像樣的食肆已經難尋,今次我們來到的是位於如心南灣海景酒店內的 LIS Cafe 。 我們選了這裏,全因他們的午市供應著半自助餐,和一貫半自助餐一樣,自助部份都是前菜、飲料和甜品組成,另可選主菜一道。至於這裏的自助餐部份,款式上也算多元,當中沙律吧自然少不了,所以我首先就堆了一碟沙律菜,火腿片、車厘茄、提子乾、麵包粒、炒洋蔥,還有非常少見的水梨粒,胡亂地給我堆在一起,雖然還有凍蝦可選,但那天我並不想弄濕指頭,所以沒將那些連殼的蝦子放到碟上。 吃完沙律主菜就來了,我點的是牛油烤雞腿薑黃飯配蔬菜沙律。雞腿不像一般的雪藏雞腿,單從外觀判斷,有點像春雞。至於味道方面,帶皮的部份比較甘香,沒皮的部份則有點乾,整體仍算軟嫩,配附送的燒烤汁有不俗的提升。薑黃飯用的是印度米,對於吃慣絲苗米的香港人來說,當中的風味可能需要時間適應。至於沙律菜只是點綴而已。 吃完主菜才有空來個中式湯,雖然我已忘記了這個湯的名號,但料足,夠火喉,調和滋味,舒服。 非沙律部份也有些有趣的東西,當中的雜菌蛋批我很喜歡,素雞也別緻。芝士有三款,每款挑了一粒,口味雖有點大路,但頗能提升品位。至於螺絲粉和紫薯容是用來添加色彩,但味道也見適口。 日式冷麵中有蕎麥和拉麵兩款,醬汁也有兩三款,蔥花、紫菜碎、木魚碎、芝麻……等配料可隨意添加,令人有配搭全面的感覺,而且只要配搭得宜,味道可會令人驚喜。 至於甜品方面,陣容也不小。我在其中點了焦糖燉蛋、紐約芝土餅和蜜糖蛋散。焦糖燉蛋最好吃,香甜嫩滑。中式傳統的蜜糖蛋散也不賴,鬆化香甜。紐約芝士餅並不是我喜愛的甜品,只吃了一口,感覺也滿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