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陝西菜」標籤的文章

西香記

如非必要,假日期間我是不會踏足人潮如鯽的旺區,反之帶點淡淡然的石塘咀一帶卻是我的至愛,迂迴的山道更是漫步的好地方,但自從地鐵的西港島線開通後,石塘咀也開始有點微妙的變化,雖然這變化未至於將石塘咀回復到從前的夜夜笙歌,但那種彷彿凍齡美女的社區面貌亦開始有溶雪的跡象,當中的店舖的變遷就如布穀鳥般告之人們季節即將轉變。 面對著改變,很難斷言好壞。我覺得世道有一定程度是中性的,人站在其中其實不需太多意見,反而靜心觀察,更容易讓人得到啟示。當然啟示並不常有,但如農夫般因應四時變化而作出適切的回應,便已足夠。 所以當我看見這間位於德輔道西的西香記時,心裏只想嘗嘗他們的招牌菜。近年在香港多了陜西菜的出現,只是想不到會開至石塘咀來,而且以肉夾饃和涼皮這小食作主打,形式上亦有點像快餐店,於是我在收銀機前點了個以孜然牛肉肉夾饃配涼皮的套餐。 肉夾饃的內餡頗豐富,要好好地為它拍張照也不見得輕鬆,為免醬汁四溢,只好小心翼翼地在饃上咬一口。孜然牛肉的味道微辣惹味,由於調味的位置過重,味道縱然複雜但卻有點搶,導致肉的風味末能好好地發揮,甚至饃的緩衝性也有點被這濃重的味道所擠退。然而饃的味道其實不錯,口味亦見細緻,但仍不及佐敦的金饃坊的精彩。 而涼皮附帶醬汁和辣油,單看包裝便有特許經營店的感覺。 涼皮的味道和質感像廣東人的河粉,當中還有些青瓜絲和酵酜,形成不俗的口感。而醬汁主要由醋調成,加上點點芝麻醬,形成酸爽微香的味道,頗見有趣但談不上精彩。套餐的飲品款式不單有限,而且多是罐裝飲料,略為失色,而我點的是豆漿。 綜合來說,整體上是頗有趣味的,只是吸引力稍微不足,尤其是招牌菜的肉夾饃未能做出耀眼的亮點,以這種狀況而言,要守見春回大地的日子,似乎有點難度。

金饃坊

第一次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陝西名食肉夾饃的時候,就令我想起外國人的漢堡包,雖然原汁原味的肉餡沒漢堡肉的精心調校,然而那種粗獷的天然誘惑,更容易挑起人的食欲。 奈何陝西菜在香港較冷門,已知的有位於佐敦的「有緣小敍」,那裏的腰帶麵也很聞名。最近發現同區的白加士街有間名叫「金饃坊」的食店,他們打著肉夾饃的響鑼,還標榜手工製麵,於是決定來嘗一嘗。 由於店子沒有大門,加上裝潢簡潔清新,像茶室多於麵館。店面雖然不算寬廣,但設置的座位也不少,然而當天差不多坐滿人,只好到欠缺空調的近門位置找座位。幸好香港人愛空調多於愛吃,總算給我找到個舒適的位置。 這裏的食品種類不多,主力都是肉夾饃和手工製麵。於是我點了個肉夾饃,再多加一碗京蔥紅燒牛肉手工製麵。 先來的是肉夾饃,精緻的外型加上以紙袋包裝,完全具備小食的風貌,然而這個中式漢堡包卻沒有屬於小食的粗獷,尤其是包著肉餡的饃,外酥內軟,口味細緻,加上點點奶香,將小麥的味道揉順起來,可見師父製作麵團的用心。 如果只有麵團的話,口味上或多或少都帶點清寡,但只要和肉汁相互配合便會升價百倍。這個道理中外皆知。而這裏的肉餡雖談不上重量級,但豐郁的肉汁與饃配合得很好,互相增益的同時又能保留各自的個性,令人欣賞。 接著來的是京蔥紅燒牛肉手工製麵,面對熱呼呼的麵條不忘先喝口湯,湯汁濃鮮,口味偏甜,在矯飾的調味下呈現紅燒牛肉麵的風格。至於牛肉雖未到令人難忘的境地,但也有不俗的表現。當中最令人在意的可算是麵條,軟滑細緻的口味取代了原屬小麥的寡淡,配上濃郁的湯汁,滋味之餘亦有一定的欣賞度。 綜合來說,這裏的做麵技術相當好,無論是饃或是麵條都令人欣賞。雖然菜式的選擇不多,但做生意和做人是差不多的,只要專注做好一兩個項目,成功只是遲早的事。

有緣小敘

位於佐敦的有緣小敘是間小型食店,特意前來一嘗,全因電視節目中介紹過的一款陝西麵食,它的原名是個多達數十筆劃的中文合成字,音讀成Biang。 無論是陝西風味美食還是這款有趣的Biang Biang麵,對我來說都是陌生中的陌生,一般有關飲食的書也不容易找出其資料,最後在互聯網中才尋得其蹤影。所謂的Biang Biang麵其實是一款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的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類,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般,所以又名腰帶麵,其口感帶勁,食前加入臊子或油潑辣子,味辣而香。  別看他們店子小小,所供應的食物種類卻不少,無論是各式餃子、油潑麵、臊子麵,還有西安著名小食的肉夾饃,充滿著黄土高原的風味,而我點的是油潑Biang Biang麵併驢肉。 所謂的油潑,有點像廣東人的撈麵。而Biang Biang麵則和它的別名一樣,猶如一條腰帶般,整個碗子中就只有一條長長的寬麵,吃的時候要將澆到麵上的味料香油拌勻。麵條有很好的嚼勁,蛋和小麥的風味調和得很好,而油潑的味道以香為主。由於我點的是小辣,所以辣味和花椒的香味都不強,加上炸蒜和一些類似炸海苔…等,香料混之,形成一種微妙的複合香味,叫人欣賞。而味覺上則由調味料帶動,當中應該有「師父」的存在,但整體調得醒目、適口,加上微微的香醋在當中緩和,我倒覺得沒什麼不妥,反而還有點欣賞。 相反驢肉就不甚討好,肉的味道完全給鹹味取代,質感上是可以的,但整體給人罐頭食品的感覺,加上是冷食,表現上有點強差人意。然而驢肉難得一嘗,縱使不太令人喜歡,也不覺枉然。  陝西菜屬於秦隴流派,是中國四大菜系以外最為人留意的,其風粗獷、實惠,濃郁、醇厚。雖然一道冷驢肉並未為我所欣賞,但其獨特的風味和體驗,對於一個南方小子來說,絕對值得一嘗。